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3-10-28   |  阅读次数:6919次

  
柴 岩冯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主要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籽粒苋、薏苡、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优势,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名优品种。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1,2,3]。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小杂粮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小杂粮生产与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小杂粮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1 中国小杂粮生产概况
  1.1小杂粮分布
  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域,又是多种作物的起源中心,不但小杂粮种类多,而且占有的份额大。其中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蚕豆占世界生产量的1/2,绿豆、小豆占世界生产量的1/3,燕麦、豇豆、小扁豆是主产国,故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

  我国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表1)

  从地理位置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地区,即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从自然条件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在地区,即老少边贫地区;从行政区域看,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河南、宁夏、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
  1.2小杂粮生产
  据统计,2000年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900万ha,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7%。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ha,占3.8%,谷子、高粱面积约240万ha,占2.3%,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ha,占2.6%。小杂粮总产约197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t,占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t,占1.5%,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t,占1.1%。由于我国小杂粮生产条件较差,加之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滞后,小杂粮单产水平普遍较低。
  1.3 小杂粮科研
  我国荞麦、糜子、小豆、绿豆等小杂粮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研究人员在开展荞麦、糜子、食用豆类等小杂粮品种资源整理、鉴定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小杂粮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先后育成荞麦、糜子、燕麦、小豆、绿豆、豌豆、小扁豆、蚕豆等小杂粮品种80余个,出版《中国荞麦》、《糜子》、《中国燕麦》、《食用豆类学》、《中国小杂粮》等专著、文集40余部,推广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累计面积达400万ha,为我国小杂粮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小杂粮产业化,在农业部有关部门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全国荞麦、糜子、食用豆类科研开发协作组、中国杂粮协会(筹)等小杂粮科研协作组织,编辑出版了《荞麦动态》等刊物,并与日本、乌克兰、斯洛文尼亚、加拿大、波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近年来开展了国家小宗粮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国小杂粮名优产品和品种鉴定、全国苦荞生产考察、全国芸豆生产和市场考察等工作。
  2 小杂粮出口现状
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并一直以原粮出口为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西欧市场较少。大宗出口的小杂粮主要有芸豆、小豆、荞麦、蚕豆、绿豆、高粱、谷子、豇豆、小扁豆等。
  2.1芸豆 近年出口量在30—57万t之间,其中2001年出口43.05万t,占杂豆出口总量的46%,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量的4.1%。产品主要出口古巴、意大利、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中国出口的大白芸豆,大紫花芸豆主要来自云南丽江及四川等省;中、小芸豆多来自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省区。
  2.2红小豆 近年出口量在3.7—11.9万t之间,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每年出口日本约2—3万t,如遇日本小豆减产,进口量随之增加。另外,日本在我国建有红小豆馅加工厂,每年约有4-5万t红小豆馅返销日本。中国出口的红小豆主要来自河北、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等省区,主要名优产品有天津红、宝清红、陕西红、唐山红、东北大红袍等。
  2.3荞麦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出口10—11万t, 主要出口日本、韩国、荷兰、朝鲜、意大利等国。其中出口日本8—10万t,约占中国荞麦出口总量的70—80%,占日本荞麦进口量的80%左右(表2)。
  中国出口的荞麦主要来自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云南等省。
  2.4蚕豆 近年出口蚕豆在1.8—16.5万t之间,主要出口埃及、日本、意大利、也门、印尼等国,与二十世纪80年代相比,出口数量有下降趋势。中国出口的蚕豆主要来自青海、河北、甘肃、云南等省。
  2.5绿豆  近年出口量在6.4—15.3万t之间,最高年份可达28.9万t。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香港、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每年出口日本3-4万t,占日本绿豆进口量的80%。在日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陕西榆林绿豆、吉林白城绿豆、河北张家口绿豆。日本一般很少进口夏绿豆,主要以无硬实粒,芽菜品质好的春播绿豆为主。
  2.6糜谷  我国糜子、谷子每年都有一定出口,但由于品种混杂,异色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谷糜的主要市场。糜谷的主要用途是做鸟饲料。因为糜子籽粒有红、黄、白、黑、灰、花等多种颜色,谷子籽粒有黄、红、黑等颜色,鸟类喜欢食用。
  3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
  3.1 地域资源优势
  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从原始农业的新石器时代,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小杂粮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该地区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荞麦、糜子、绿豆、芸豆等小杂粮的主要产区和主要出口地区,小杂粮不仅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作为当地农民自己食用外,小杂粮也作为主要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如云南丽江的大白芸豆、四川凉山的苦荞、陕甘宁的甜荞、西藏的青稞、青海的蚕豆等(表3),特别是入世后小杂粮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作物。
  3.2出口和价格优势
  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土特产中的小杂粮是大宗产品,无论是出口日本的荞麦、小豆、绿豆;出口港、澳、台、新、马、泰的黑豆、小豆;还是出口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的食用豆类、谷穗和糜子,无一不是小杂粮,而且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可以高出其他作物数倍,经常供不应求。据统计,2001年全国出口粮食975.4万t,创汇14.7亿美元,其中小杂粮出口87.5万t,占出口量的9.6%,创汇3.3亿美元,占创汇总额的22.6 %。出口1t大宗粮食为129美元,而出口1t小杂粮为357.6美元(表4)。也就是说,出口1t小杂粮相当于出口2.75t大宗粮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粮食消费的营养全方位,一个以小杂粮为时尚的粮食消费结构悄然兴起,从而增加了小杂粮的消费量;另一方面,世界小杂粮面积较小,生产总量有限,同时由于小杂粮生产的地域性和劳动密集型等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优质小杂粮将供不应求。加入WTO,改善了出口环境,获得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规范渠道,有利于我国小杂粮出口市场由日、韩、东南亚向西欧、东欧和拉美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此外,我国小杂粮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其中荞麦、豆类产品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0%,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4]。表5、表6列举了1999年日本、意大利等市场部分小杂粮的销售价格。
  3.3 品质优势
  小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医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在现代绿色保健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小杂粮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奶类代用品和添加剂;绿豆是粮、菜、饲兼用,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荞麦富含生物类黄酮、酚类及钙、镁、铜、铁、锌、硒、和丰富的维生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防病治病等效果,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国际农业营养级卫生组织认为"荞麦在21世纪将成为一种主要的作物”;燕麦以其独特的食疗效果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此外,小杂粮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极不发达大区,生产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其产品是自然态的、绿色的、是颇受人们青睐的天然食品资源。
  4小杂粮生产和出口面临的问题
  4.1 小杂粮商品质量不稳定
  在我国许多的小杂粮产区,由于当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差,缺乏商品意识,加之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和经营,小杂粮生产仍处在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在品种上,小杂粮产区多以农家品种为主,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在观念上农民多以粮食生产为目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异色率、异型率高,品种互混严重,造成许多名优产品商品质量下降,优质率和商品率低下,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我国小杂粮的外贸与出口。
  4.2小杂粮产销市场狭窄,体系不健全,产销严重脱节
  小杂粮生产是近10年在市场经济刺激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但全国小杂粮科研、生产、出口目前尚未形成一体,产销分割,而且缺乏有效地生产组织和管理措施,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价格不稳。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品意识,不注重商品质量,不信守合同,常因质量问题受到制裁,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我国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
  4.3小杂粮食品加工落后
  我国是世界小杂粮王国,也是世界小杂粮食品王国,但市场上既没有满足改善膳食结构调整需要的大众小杂粮食品,也没有有利于膳食营养平衡的小杂粮营养食品,更没有进行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许多小杂粮加工食品仅仅停留在宣传、试销或展销上,没有发展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这些情况既不利于国内外小杂粮市场的开发,也不利于我国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4.4小杂粮科研工作滞后
  长期以来,小杂粮研究始终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许多研究是利用品种资源研究经费开展的。到9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繁种入库工作的结束,大多数省区小杂粮科研工作失去了仅有的经费来源,研究工作纷纷停顿,科研人员所剩无几。目前,我国坚持从事荞麦、糜子、食用豆、燕麦等小杂粮育种、栽培研究工作的省区有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四川、贵州、河北、青海等,但大多数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项目研究经费,只能进行少量的简单试验,很难开展较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此外,还有饭豆、芸豆、薏苡等许多小杂粮至今尚未开展研究工作。
  5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5.1 把小杂粮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来抓
  我国小杂粮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国。同时,我国小杂粮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价格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小杂粮作为优势产业来抓,积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对农村种植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农业资源区划成果,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生产,把小杂粮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西部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对前所未有的农业国际化和市场化大背景,突破"数量农业”老观念,树立"品牌农业”新思想,突破地区粮食自求平衡的老观念,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新思想,着眼国内外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小杂粮生产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发展国内市场。同时,加强小杂粮产区的科技宣传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并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
  5.2加强小杂粮品种改良研究,增加技术贮备
  小杂粮营养丰富,是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源。但由于小杂粮产业开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小杂粮品种改良无经费,研究力量薄弱而且分散,严重影响了小杂粮产业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把小杂粮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国家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组织全国有限的科研力量,开展小杂粮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进行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尤其对国际市场走俏的品种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同时,借鉴大宗作物的研究成果,在小杂粮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功能因子提取等研究领域开展探索。
  5.3 加强行业联合,提高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小杂粮科研、生产、加工、出口等分割于不同行业,长期以来缺少联合与协作,严重影响了小杂粮生产、出口及加工。因此,在小杂粮产业发展中,应尽快建立由小杂粮专家、食品加工专家、管理专家、外贸专家等多单位、多行业代表参加的小杂粮协作组织,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小杂粮生产和销售,改变我国小杂粮生产、销售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围绕增强小杂粮产业开发创新能力,支持和引导小杂粮食品加工企业、外贸等行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小杂粮基本知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小杂粮产品新类型,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5.4 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我国目前有一批名牌小杂粮生产基地,并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的声誉,但缺乏明确的基地生产区域、生产条件、产品质量标准、加工储运设备、主栽品种等。因此,政府应尽快组织专人考察了解小杂粮生产现状,积极扶持和发展优质小杂粮繁种基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选择传统产区,按照适当集中、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生产;统一基地建设的生产标准,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对基地内的小杂粮产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产品安全、优质。
  5.5 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
  虽然我国是小杂粮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对小杂粮产品加工利用研究甚少,加之缺乏适宜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所以我国小杂粮加工产品匮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食品的需求。因此,要把小杂粮的初、深加工同小杂粮生产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开发我国小杂粮食品资源,研究开发我国小杂粮传统制作方法,立足国内消费,着眼国际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杂粮系列加工食品,努力将优质小杂粮产品变成各种各样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质食品,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承蒙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蒋宪生主任提供部分资料,在此谨表谢意。




[page]

1 中国小杂粮常年栽培面积、产量及主产省区

Table 1 Yield, area and distribution of minor grain crops in China

作 物

Crops

栽培面积

Area

(×104ha

产量

Yield

kg/ha

   

Distrbution

甜荞

Common buckwheat

苦荞

Bitter buckwheat

燕麦

Oats

糜子

Proso millet

谷子

Foxtail millet

高粱

Sorghum

青稞

Naked barley

薏苡

Job’s tears

籽粒苋

Amaranth

绿豆

Mung bean

小豆

Azduki bean

豌豆

Pea

蚕豆

Broad bean

豇豆

Cowpea

普通菜豆*

Common bean

多花菜豆*

Scarlet runner bean

黑豆

Black soy bean

小扁豆

Lentil

鹰嘴豆

Chick pea

草豌豆

Grass pea

饭豆

Rice bean

70

 

30

 

60

 

80

 

140

 

100

 

40

 

5

 

2

 

70

 

30

 

100

 

110

 

5

 

50

 

3

 

40

 

5

 

1

 

2

 

5

 

750—1500

 

15003000

 

750—1000

 

750—1500

 

22503750

 

45006000

 

37505000

 

22503750

 

15003000

 

750—1500

 

750—1500

 

750—1500

 

1500—3750

 

750—1500

 

15003750

 

1000—1200

 

7501500

 

450—750

 

10001500

 

450750

 

450750

蒙、陕、甘、宁、晋

 

滇、川、黔

 

蒙、冀、晋、甘

 

陕、甘、宁、蒙、晋、黑、吉

 

冀、晋、蒙、黑、吉、辽、陕、甘、鲁、豫

 

黑、吉、辽、蒙、冀、晋

 

藏、青、川、滇、甘

 

黔、桂、滇

 

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吉、蒙、冀、陕、晋、豫、鲁

 

黑、吉、冀、蒙、陕、晋

 

川、鄂、苏、浙、甘、陕、宁、青、冀、晋、蒙

 

滇、川、鄂、苏、浙、青、甘、蒙、冀

 

晋、蒙、陕、辽、豫、冀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