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大麦(青稞)遗传育种 造福三区三州人民
 

大麦(青稞)遗传育种 造福三区三州人民

来源:  |   作者:胡月   |  发布日期: 2022-11-16   |  阅读次数:636次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是百姓之盼。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曾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而作物遗传育种就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图片1.png

冯宗云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系及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至今已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长达36年,从事大麦(青稞)研究30年。多年来,他的科研足迹遍及我国四川以及青藏高原等多个地区,为当地农民指导大麦(青稞)生产,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研究成果真正惠及到人们的生活中。

 

植根四川土壤 研究遗传育种

大麦在我国属于小宗作物,但却是中国古老的粮食兼饲料作物之一,迄今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大麦(青稞)供不应求的现状之下,对其进行遗传育种研究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意义深远。

大麦(青稞)遗传育种研究是植根于四川省大麦青稞)生产的现状而展开的。四川省作为我国大麦(青稞)主产区之一,栽培遍及全省各县(市),栽培历史悠久。而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德阳市、绵阳市、南充市是四川省大麦(青稞)的主产区,占全省大麦(青稞)面积的70%以上。大春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烤烟等,由于四川省机插秧的推广,要求前作早收获(一般要求在5月上旬前收获),而冬春种植小麦、油菜的弊端日益突出,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四川省大麦(青稞)生产及需求情况,冯宗云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发现,在四川大麦青稞)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品种少,品种单一且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产量低,抗病性及品质差;栽培技术不配套,生产不规范,产品不专用;生产规模小,选育和推广高产抗病早熟优质大麦青稞)新品种迫在眉睫。

为解决四川大麦青稞)生产问题1995年至今冯宗云教授深入到大麦(青稞)生产一线,认真调查分析了四川省大麦(青稞)生产及需求情况,开展了高产抗病早熟优质饲料(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研究,采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离子束诱变育种、聚合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法,主持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及广适大麦青稞)新品种7个,先后通过了审定或登记

在潜心开展科学实验的同时,冯宗云教授十分重视把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生产中。特别是由他主持选育的“川农饲麦1号”大麦新品种已成为四川省大麦主产区主栽品种,增产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突出,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201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图片2.png

创新饲用大麦品种 建立技术体系

 

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粮改饲”、化肥减量及四川省乃至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需要,针对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优质高产抗病饲用大麦品种、优质高产籽粒生产集成技术体系、青贮生产集成技术体系、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缺乏等问题,冯宗云教授2006年起,受“十一五”国家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金支持,重点开展了饲用大麦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与优异种质创制、饲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通过多年扎根一线的创新探索,成功建立了饲用大麦籽粒及青饲(贮)优质高产生产关键集成技术体系,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大麦产区提供了“优质、高产、抗病”的饲用大麦新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并于2019年成功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青稞新品种“2011031”及黑青稞新品种“翔云大地”川农青旅1号”正在示范推广。所选的品种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性好、推广范围广等一系列特点。而其关键技术集成,在西南地区都是领先的,目前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供技术培训 发展青稞产业

青稞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裸大麦,就是不带稃的大麦,在青藏高原地区是主要的粮食,藏区称为青稞,而我们平时说的大麦,是指有稃的皮大麦。作为高原特色作物,青稞是藏区农牧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而受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严重制约,青稞粮草的生产是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基础。青稞是藏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果青稞的产量不佳便会引起藏族人民的粮食缺乏,甚至造成其他一系列深远影响。

图片3.png

创新饲用大麦品种 建立技术体系

 

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粮改饲”、化肥减量及四川省乃至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需要,针对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优质高产抗病饲用大麦品种、优质高产籽粒生产集成技术体系、青贮生产集成技术体系、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缺乏等问题,冯宗云教授2006年起,受“十一五”国家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金支持,重点开展了饲用大麦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与优异种质创制、饲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通过多年扎根一线的创新探索,成功建立了饲用大麦籽粒及青饲(贮)优质高产生产关键集成技术体系,为四川省乃至西南大麦产区提供了“优质、高产、抗病”的饲用大麦新品种及生产关键技术,并于2019年成功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青稞新品种“2011031”及黑青稞新品种“翔云大地”川农青旅1号”正在示范推广。所选的品种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性好、推广范围广等一系列特点。而其关键技术集成,在西南地区都是领先的,目前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供技术培训 发展青稞产业

青稞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裸大麦,就是不带稃的大麦,在青藏高原地区是主要的粮食,藏区称为青稞,而我们平时说的大麦,是指有稃的皮大麦。作为高原特色作物,青稞是藏区农牧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而受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严重制约,青稞粮草的生产是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基础。青稞是藏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果青稞的产量不佳便会引起藏族人民的粮食缺乏,甚至造成其他一系列深远影响。

图片4.png

冯宗云教授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一直从事高粱遗传育种(杂交高粱)研究工作。深入地开展了高粱主要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学及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为指导高粱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生阶段,在跟随导师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同时,也涉足高粱的遗传育种研究,并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在导师荣廷昭院士、高之仁教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中,他提出了利用动力学参数Km早期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方法,其主要成果发表在《核农学报》上。随后继续攻读时任四川大学副校长的张义正教授的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中国青藏高原野生及栽培大麦的分子多样性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艰难的科研环境,从未打倒冯宗云教授的科学研究决心。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于大麦(青稞)的遗传育种研究的支持力度较小。在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下,毫不犹豫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用于科研探索,支付土地租金及劳务费。十几年在艰难的科研环境中不懈攻关,直至2007年他成功申请到国家原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基金项目“西南地区饲料和啤酒大麦与青稞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研究”之后才得以好转。

如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越来越好了,特别是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背景下,研究团队继续向前驰骋的决心也愈加坚定了。在这一现状下,近些年来已经将四川省从事大麦(青稞)研究的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四川省大麦青稞创新研究协作组,同本领域的科研人一起集思广益,开展协同创新攻关。在不同科研思想的交流碰撞下,不仅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踏实。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冯宗云教授及其团队不辱使命身担职责,运用科学为祖国大麦(青稞)育种及生产事业献力,在大麦(青稞)遗传育种研究中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上谱写人生的使命与价值。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