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食品
杂粮食品>>飞机餐
 

飞机餐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6-08   |  阅读次数:1807次

  

  
     上个星期乘坐港龙航空从北京回香港,在延迟了一个小时的航班上竟有一个惊喜,它的出现是一个预先张扬的回家的感觉,我从邻近座位的议论声中亦感觉到周围的香港乘客也为此而雀跃。我说的是土鱿蒸肉饼。

  土鱿蒸肉饼是香港家庭中最普通不过的一道菜,煮法很简单,先把猪肉和鱿鱼剁碎,然后放入调味料,隔水蒸十分钟左右。晚上回家吃饭,看到饭桌上放了一碟土鱿蒸肉饼,你或会马上转过身说:"咦!又是这样!没有新意!”然而,在二万五千尺的高空上遇见它,香港人大概会很乐意选择它,而不会选择意大利粉。在无国界的天空上,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土鱿蒸肉饼为我们带来的身份及回忆。


  天空上与陆地上的饮食潮流好像是背道而驰。现今世界上的各大城市都流行FusionCuisine,名店如Vong是融合法国菜与泰国菜、Nobu是日本菜和秘鲁菜。在这个大潮流下,飞机餐就偏偏坚守一个纯粹的身份。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的途中,飞机餐成为了一个表现本土身份的场地,尤其是亚洲的航空公司,一定会在飞机上推出能代表本土文化的食物。去年我乘搭国泰航空公司,那晚的主菜"玉龙披金纱”(主要材料是大虾)是由香港一间有60年的老字号酒家设计的,相当美味,餐牌上亦有介绍香港食物的历史。无论是高档菜如"玉龙披金纱”或者是家常菜如土鱿蒸肉饼,目的都是想引领乘客对本地的想像。


  然而,食物最重要的还是味道,管它有十足的代表性,但如果食物本身不好吃,就是一个失败,我们不能只是咀嚼"代表性”,日航飞机的冷面便是一个好例子。在日本的面食中,荞麦面的地位最尊贵,好的荞麦面可以是非常昂贵的。上等的荞麦面宜冷吃不宜放汤,可能是因为这个原故,有人误以为放在飞机上吃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错误。飞机上的气温把荞麦面纤细的质感都变得僵化,吃下去就好像把一堆硬绷绷的面粉放入口中。有时真的不忍心看见荞麦面弄成这个样子,我很多热爱荞麦面的日本朋友也曾为此摇头嗟叹,相信航空公司需要在"代表性”和"好吃”之间再思考一下。


  其实,在飞机上不一定要吃这些在传统上有代表性的食物吧,Fusion的可行性更具创意。Fusion不是每样食物有一种就是Fusion,香港政府招待杨利伟的晚宴就犯了这个毛病。杨利伟的晚餐菜谱有日本天妇罗、法国鲜虾汤、韩式烤牛肋骨、还有香港式的蒜茸蒸象拔蚌、梅菜蒸茄子等。据报纸报导这份菜单是想反映太空无国界的意义,照我看,这个菜谱不是在反映无国界,反而是在强调国界的存在。


  FusionCuisine并不是要把一己的身份除去,而是要思考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味道相处。现在流行创意工业,我们应该在飞机上炮制一些别出心裁的飞机餐,例如在来回香港日本两地之间的飞机上,可否设计一款好吃、适宜在飞机上进食,又同时拥有港日文化特色的飞机餐呢?这个观念可以推而广之到其他的航线上,这样飞机餐再不是一样沉闷的食品,又好让我们在前往一个城市的途中,率先细味一下两个城市千丝万缕味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