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青稞产业转型升级 青稞食品“出川入海”
 

青稞产业转型升级 青稞食品“出川入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7-17   |  阅读次数:3298次

  

中新网甘孜6月21日电 (王鹏 刘忠俊)一粒粒饱满的青稞进入生产线,伴随着浓郁的炒青稞香味,几道工序过后,一袋袋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近日,记者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了解到,川西高原传统的青稞产业正在转型升级,通过提高产业附加值惠及当地藏族民众。

生产线上炒熟的青稞。 刘忠俊 摄

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是川西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甘孜县被称为“康北粮仓”,青稞产量占全甘孜州七分之一,但多年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到制约,导致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增收脱贫困难。

“前几年,我们去百姓家里发现,他们囤积着大量青稞,少的有七八千斤,多的有几万斤。”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当地藏族人有“储备粮食防天灾”的传统观念,另一原因是青稞收购价低,老百姓(603883,股吧)不愿出售。

为了提高青稞产业附加值,该县2017年派出工作组到拉萨、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考察青稞食品加工,最终决定与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现代化青稞食品。

图为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现代化生产设备。 刘忠俊 摄

“我们想让他们在甘孜县直接投资建厂,跑了三趟才敲定。”雷建平说,目前总投资6000多万元、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青稞文化产业园已进入试运营,通过园区实现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青稞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目前,该园区内的青稞饼干生产线正在试运行。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饱满的青稞依次被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最终可生产出五种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

“这条青稞食品生产线可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比我们在上海的生产线还好。”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在甘孜县的生产负责人吴建华表示,该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生产青稞食品,此前青稞多来自青海,“来到甘孜县后发现,这边的青稞品质很好,颗粒饱满,青稞粉香味浓郁。”

图为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现代化生产设备。 刘忠俊 摄

雷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一年可炒制青稞熟粉4800吨,另可生产青稞饼干18000盒,青稞饼干实现“出川入海”——走出四川,进入上海市场。

青稞产业附加值提高了,当地的青稞收购价也水涨船高。据了解,以前甘孜县青稞市场价为每斤1.6元,如今已达2.2元,民众的种植和出售意愿随之增强。

“我们家去年卖青稞总共得了4万多元。”56岁的甘孜县呷拉乡自贡村村民昂伍向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面10亩地全部种上青稞,一年下来可以卖得4万多元。“现在青稞值钱了,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巴适得很。”

据了解,除青稞饼干外,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还完成了青稞面包、青稞饮料等产品的先期研发,未来将陆续投产。根据预测,青稞文化产业园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以实现年产值13365.6万元,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894元,户均增收3310元,可以惠及甘孜全县179个行政村。(完)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