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苦荞品种(2)推介
川荞1号
一、 品种来源
川荞1号系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引进品种老鸦苦荞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1995年5月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凉荞1号”,2000年6月又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川荞1号”。
二、 特征特性
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80天左右。籽粒长锥、黑色,千粒重20~21g,单株重1.8g。幼苗绿色、成熟时变为紫红色、株高90㎝左右、株型紧凑、结籽集中且满尖、分枝部位低、花序柄较短、有效花序多。
三、 营养品质
籽粒中含粗蛋白15.6%、粗脂肪3.9%、芦丁2.64%、维E a0.53mg/100g、维C4.53mg/100g、定粉69.1%出粉率63.7%左右。
四、 栽培技术
播种期:春荞一般4月上、中旬;夏荞5月下旬~6月上旬;秋荞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
种植密度:用种60 hm2/㎏~75 hm2/㎏、留苗150~195 hm2/万株较适宜。
施肥:播种时用农家土杂肥6000 hm2/㎏0~7500 hm2/㎏,磷肥450 hm2/㎏作底肥,出苗后视田间苗情长势增施氮肥,正常情况,施氮肥75 hm2/㎏,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倡N.P.K复合肥的合理使用。
田间管理:一般在分枝始期追施氮肥并结合中耕除草1次,并注意防治二纹柱萤叶甲、荞麦钩翅蛾,开花结实期排水防涝,同时在田间去杂去劣,当田间植株80%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成熟色泽(黑色)时及时收获。
产量水平: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产量1875 hm2/㎏~2550hm2/㎏,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产量2250 hm2/㎏~2850 hm2/㎏,最高产量可达3000 hm2/㎏以上。
五、 适宜区域
川荞1号适宜春、夏、秋播均可。春季一般宜在海拔2000~2700m的云、贵、川等高原山区种植;夏季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等中部海拔1900~2500m,降水量偏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秋季宜在海拔1500~2100m的低海拔地区种植,也可在海拔2500m的特殊地区(秋季气温较高,如凉山州的盐源县)种植。
联系人:李发良 联系电话: 18081610207
联系人:王俊珍 联系电话: 15881514070
川荞2号
一、品种来源
川荞2号系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引进品种九江苦荞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0年12月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川荞2号”。
二、特征特性
属早熟型,生育期80天左右;籽粒短锥、灰白色,千粒重20~22g,单株重2.0g1.3植株:幼苗绿色,株高80~105㎝中等,抗倒伏性强,株型紧凑,分枝多,叶片绿色,花黄绿色,花序柄短,有效花序多,结实率高。
三、营养品质
品质:经四川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分析,籽粒中含芦丁1.50%,粗蛋白12.5%,粗脂肪2.93%、粗淀粉60.30%维C4.53mg/100g、维E 31.29mg/100g,出粉率57.8%。
四、栽培技术
播种期:春荞一般4月上、中旬;秋荞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种植密度:用种60 hm2/㎏~75 hm2/㎏、留苗150~195 hm2/万株较适宜。
施肥:播种时每ha用农家土杂肥6000 hm2/㎏~7500 hm2/㎏,磷肥450 hm2/
㎏作底肥,出苗后视田间苗情长势增施氮肥,正常情况,施氮肥75 hm2/㎏,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倡N.P.K复合肥的合理使用。
田间管理:一般在分枝始期追施氮肥并结合中耕除草1次,并注意防治二纹
柱萤叶甲、荞麦钩翅蛾,开花结实期排水防涝,同时在田间去杂去劣,当田间植株80%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成熟色泽(灰白色)时及时收获。
产量水平:川荞2号种植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产量2085 hm2/㎏~2220 hm2/
㎏,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产量2235 hm2/㎏~2895 hm2/㎏,最高产量可达3000 hm2/㎏以上。
六、适宜区域
适宜春、秋播,春季一般宜在海拔16000~2600m的低山、二半山和高山苦荞主产区种植,秋季宜在海拔1500~2150m的低山、二半山地区种植。
联系人:李发良 联系电话:13881496600
联系人:王俊珍 联系电话:15881514070
西昌学院苦荞品种(6)推介
西荞1号
一、 品种来源
西昌学院选育从苦荞地方品种“额洛乌且”中选育而成,属鞑靼荞麦(苦荞)。199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杂20000003。
二、特征特性:
生育期75~80天。株型紧凑,株高90~105厘米,叶色浓绿,茎秆绿色微红,主茎分枝6~7个,主茎节数14~17节,株粒重1.5~4.1克。籽粒黑色,桃形,千粒重19~20.5克,出粉率60.5%~65.7%。抗倒伏,抗旱,落粒轻。
三、营养品质
籽粒粗蛋白含量13.6%,粗脂肪含量3.5%,赖氨酸含量0.40%~0.48%,淀粉含量60.1%,芦丁含量1.3%。
四、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参加全国荞麦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83.2公斤、146.94公斤,分别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8%和7.9%,分别居两年区试产量的第四、第一位,比当地对照增产7.7%和2.3%。1994~1998年间,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河北等省进行试验,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10%左右。
五、适宜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全国苦荞种植区种植,适合点播、条播和撒播,但需注意合理密植。
西荞2号
一、品种来源
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地方苦荞麦品种苦刺荞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线400Gy辐射剂量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全生育期75—82天,比对照九江苦荞早熟约10天。幼苗叶片呈戟形,叶色浓绿,比原种叶片稍小。株型紧凑,株高100~120厘米,属矮杆型,叶绿,茎杆绿色。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主茎分枝4—7个,主茎节数14—17节。花淡绿色,植株下部花序柄约4cm,上部花序柄约3cm,种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数150—260。籽粒短锥,灰色,单株粒重2—4.5g,千粒重20—21.5g。
三、营养品质
经四川省品质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为2.41%,粗蛋白含量为14.8%。籽粒出粉率64.1 ~66.7%。
四、 栽培技术
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亩播种量5—6kg,亩留苗10—12万苗,苗期7—10片叶时,亩用3—5kg尿素提苗;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即时收获。栽培中忌连作,注意防治褐斑病。
在2006-2007年凉山州苦荞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中共计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达100%,平均亩产148.6kg,平均增幅22.29 kg,增产率17.59%。
五、 适宜区域
适宜于四川省苦荞麦种植区种植。
西荞3号
一、品种来源
西昌学院以苦荞麦品种川荞2号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线500Gy辐射剂量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75—85天。幼苗叶呈戟形,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株高110厘米左右,属矮杆型,叶色浓绿,茎干绿色,主茎分枝4—6个,主茎节数15—17节。花淡绿色,花序柄较短,约2cm,种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数140—260。籽粒短锥,褐色,单株粒重2—4.6g,千粒重20g。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
三、营养品质
201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测定,蛋白质含量17.4%,碳水化合物65.1%,脂肪含量3.6%,黄酮含量1.7%,比对照九江苦荞高6.25%。4. 产量表现
四、栽培技术
播期密度:西荞3号在春播区一般播期4月20日左右,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播种量5—6公斤/667㎡,留苗密度视播期、地力条件而定,一般留苗100000株/667㎡。第2—3片三出真叶展开时按密度要求定苗。
肥水管理:为确保高产,一般667㎡施优质农家肥1000-2000公斤做基肥,或667㎡施N、P、K复合肥30.0公斤。苗期3—4片真叶时,每亩用3—5kg尿素提苗或看苗施肥;
田间管理: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时,出苗约30天后,待杂草根系未成发达之时,除去行间或小穴间杂草。
收获贮藏: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即时收获,收获时及时晾干脱粒,在通风处保存。
产量表现:2009-2011年国家区域试验3年29点次,增产点次17个,增产点次58.6% ,3年平均单产2825.0kg/hm2,比对照KQ09-04增产3.7%,居第3位,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8.3kg/667㎡。
五、适宜区域
西荞3号适宜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苦荞种植区种植。特别是在四川凉山地区、云南昭通地区、迪庆、贵州威宁地区、西藏拉萨和重庆永川地区表现较好。由于西荞3号生育期较短,适宜在高低海拔生态区域实现每年春秋两季播种,扩大种植面积。
西荞4号
一、 品种来源
是西昌学院以地方苦荞麦品种“米苦荞”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中熟,生育期90天左右。叶片呈剑形,叶色绿,叶柄绿,叶脉浅绿,茎杆绿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110厘米。主茎分枝3—7个,主茎节数15—19节。花序散状疏松,花序柄长4—7cm,花淡绿色,株粒数120—220粒。籽粒心形有腹沟,浅灰色,单株粒重2—4.5g,千粒重20.5g。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
三、营养品质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为2.67%,粗蛋白含量为16.6%,淀粉含量77.1%。
四、栽培技术
根据土壤肥力,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亩播种量5—6kg,亩留苗10—12万苗,苗期3—4片叶时,亩用3—5kg尿素提苗;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即时收获。
在2010—2011年开展的区试中,该品系平均亩产179.03 kg,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58%,在5个试点中均表现为增产。
一、 适宜区域
适宜于四川省苦荞麦种植区种植。
西荞5号
一、品种来源
西昌学院以地方苦荞麦品种“旱苦荞”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生育期83天。叶片剑形,叶色浅绿,叶柄红色,叶脉红色,茎杆绿色,株型紧凑,平均株高104厘米。主茎分枝3—7个,主茎节数15—19节。花序散状疏松,花序柄长3—4cm,花淡绿色,株粒数100—150粒。籽粒心形有腹沟,灰色,单株粒重2—4.0g,千粒重20.7g。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
三、营养品质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为2.54%,粗蛋白含量为17.1%,淀粉含量73.9%。
四、栽培技术
根据土壤肥力,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亩播种量5—6kg,亩留苗10—12万苗,苗期3—4片叶时,亩用3—5k g尿素提苗;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即时收获。
在2010—2011年开展的区试中,该品系平均亩产180.12 kg,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30%。
五、适宜区域
适宜于四川省苦荞麦种植区种植。
西荞6号
一、品种来源
西昌学院以布拖县拖觉乡“地方黑苦荞资源”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中下部叶片为戟形,中上部叶片形状由戟形渐变为剑形,叶片绿色,叶柄绿色,叶脉浅绿色,叶脉基部红色。茎杆绿色,株高90-120厘米。主茎分枝3-7个,主茎节数13-20节,株型紧凑。花序伞状紧密,花序柄长1.6-3.1cm,平均长2.4cm,花序长3-8cm,平均长4.5cm。花淡绿色,籽粒心形有腹沟,灰黑色,宽度3.0-3.5mm,平均宽度3.2mm,长3.0-3.6mm,平均长度3.2mm。株粒数130-220粒,单株粒重2.0-4.5g,千粒重20.0g。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田间见轻度白粉病。
2.2 特性
三、营养品质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为3.37%,粗蛋白含量为18.0%,淀粉含量为69.9%。
四、栽培技术
播期:春播一般为4月中旬,秋播一般为8月中下旬。
用肥:根据土壤肥力,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苗期3-4片叶时,每亩用3-5kg尿素提苗;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7-8kg,每亩留苗10-12万苗,可开厢匀播、行播或点播。
收获: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及时收获。
五、适宜区域
适宜于四川省海拔高度为2000-2600米的苦荞麦种植区种植。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