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食品
杂粮食品>>固阳,是一碗荞面圪团儿
 

固阳,是一碗荞面圪团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6-06-13   |  阅读次数:2290次

    又到了固阳农民播种荞麦的季节,在固阳县,有这样一首儿歌:阴山外,长城长,长城脚下是固阳;红土地,种杂粮,到处都有荞麦香。从这首朴质的儿歌,就可以看出荞麦在固阳人心目中的位置。在固阳县城及各镇大量分布的荞面馆里,尤以荞面圪团儿卖得最火。

  包头市固阳县位于阴山北麓,俗称后山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日照强、降水少(且多雷雨冰雹)、风特别大(春天刮大黄风,冬天刮白毛旋风),农作物以种植春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俗称山药)为主。虽然所谓后山三宝(山药、莜面、羊皮袄)中没有包含荞面,但荞面在固阳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性完全不逊于莜面。

  查《固阳县志》可知,荞麦在该地种植地域广且历史长,生长期短,耕作与田间管理比较省工,品种以本地荞麦、黎麻道、牡丹荞为主;荞面是粗粮,多吃可防治高血压,固阳本地人都爱吃。

荞麦花麦香

  固阳县民俗学者白永兴先生的通俗乡土小调《荞麦情》中,准确生动地描述了荞麦的生长习性与周期:一场喜雨地皮皮湿,牛马年种田是庄户人的福;你拉上马儿我扛上耧,六月天种荞麦正当时;荞麦出土两瓣瓣,最要命的是夹耳旱;软软的南风细雨飘,转眼间长成狗爪爪;七月里开花杆杆红,八月里花谢挂灯笼;黑栓栓的荞麦三棱棱,九月里盼来好年景。

  荞麦因为出苗快(当春旱严重时,春小麦、莜麦无法下种,只要初夏有小雨,便可抢种荞麦进行补救)、免夏锄、收割与脱粒省事,适合固阳的气候、雨水条件,所以种植广泛并大量出口(且价格一路攀升)。

 

脱皮的荞麦粒加工

  在上世纪50年代,固阳人把荞麦加工成面粉都是自家动手,经过多道工序,石碾、石磨是关键性工具,推碾子、围磨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活儿。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石碾、石磨逐渐被淘汰,被小型面粉加工机所顶替(俗称小钢磨子)。据固阳乡下老农说:荞面还是大石磨上围下来的好吃,有荞面味儿;而小钢磨子把荞麦烧坏了,荞面不香。

  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固阳民间加工荞麦全部用石碾。在加工前,荞麦要晾晒多日达到干燥;加工荞麦的技术含量很高,碾盘上荞麦的多少需拿捏得当;有的地方用石磨先粗粗地去掉荞麦皮,然后用石碾压成荞面(这样加工出来的荞面称拉生荞面,白亮好吃,但出面率低);有的地方干脆在石碾上把荞麦压碎,然后再过箩。

  采用石碾加工出来的荞面,口感光滑、筋力大,远非小钢磨子版荞面可比。

 

一碗香喷喷的荞面圪团儿

  固阳县的荞面圪团儿所以受青睐,除选用野山优质荞面的原因外,当地人独家熬制的卤子也是一大特色,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荞面圪团儿,固阳的古道热肠便融化在你的心里了!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