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蒙、黑、吉、新四省区小杂粮考察报告
 

蒙、黑、吉、新四省区小杂粮考察报告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3-10-07   |  阅读次数:11041次

  

 

全国小杂粮考察组

受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良繁处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全国小杂粮专家于7月20日—8月4日和8月10日—8月19日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四省区小杂粮区试、生产、市场情况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主要是通过与各省(区)、市(盟)、旗(县)种子管理站、农业局、农垦管理局、农科院、商贸企业等单位座谈,农场、乡镇、农村实地考察等方式,分别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芸豆、绿豆、小豆、荞麦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考察组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小宗粮豆区试执行情况

一、哈尔滨试点

7月22日上午,考察组考察了哈尔滨小宗粮豆区试点。本点主要开展了红小豆、绿豆两组区试。试验采用东北地区的垄作方式种植。试验地地力均匀,大部分品种长势良好,个别品种由于前期受低温冷害影响,长势较差。绿豆区试病害较为严重,田间有死苗、缺苗断垄现象。考察组还参观了黑龙江省农科院芸豆育种、品种比较及芸豆品种资源繁殖等试验。下午考察组与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黑龙江农垦、外贸、种子管理站等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作物育种所张所长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小杂粮科研的基本情况,并对考察组同志的到来表示欢迎;张亚芝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黑龙江全省小宗粮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农垦总局农业局李副局长介绍了黑龙江农垦总局芸豆生产、贸易、产品开发以及发展订单农业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张虹经理介绍了黑龙江外贸近年来小宗粮豆出口情况。

二、白城试点

7月28日,考察组考察了白城小宗粮豆区试点。本点主要开展了绿豆、红小豆、甜荞、苦荞四组区试,其中甜荞、苦荞为夏播,刚刚出苗,绿豆、红小豆区试长势良好。下午与白城市农科院领导、专家进行了座谈。任长忠副院长汇报了白城地区荞麦、糜子、红小豆等小杂粮育种、栽培、产品开发情况及所取得的成就。考察组对白城试点的工作表示满意,特别对绿豆、红小豆、糜子等作物育种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对今后小杂粮科研和进行全国小杂粮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建议,最后林汝法研究员结合东北地区小杂粮生产现状提出了以发展加工促进小宗粮豆产业发展的意见。

三、奈曼旗试点

7月30日上午,奈曼旗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包文海带领考察组参观了奈曼荞麦区试点,并对试验执行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奈曼试点种植规范,管理精细,品种生长良好,受到考察组一致好评。下午,考察组与通辽市农业局、种子站、奈曼旗农业局以及种子管理站的有关领导、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座谈。包文海主任介绍了奈曼旗小宗粮豆生产和市场基本情况以及当地主要小宗粮豆名优产品和品种;农业局梁局长介绍了奈曼旗小宗粮豆产业化开发经验和小杂粮产品开发情况;邢站长介绍了通辽市在小宗粮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贮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自治区种子站季广德副站长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小宗粮豆分布区域、产品加工、品种管理及名优产品等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四、翁牛特旗试点

8月1日,考察组参观了翁牛特旗小杂粮区试点。该试点主要承担了苦荞、甜荞、绿豆三组试验,试验种植规范,长势良好。下午考察组与赤峰市农业局、种子站和翁牛特旗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等单位进行了座谈,参观了翁牛特旗种子站小杂粮品种展厅。农业局徐局长介绍了翁旗小宗粮豆发展现状和"50万亩旱地杂粮杂豆配套技术”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孙风仪站长介绍了荞麦、绿豆区域试验的执行情况;种子站介绍了小杂粮品种资源征集、品种引进等情况。

五、哈巴河试点

8月13日,考察组考察了新疆农科院哈巴河红小豆区域点。该试点地力均匀,红小豆生长良好。下午考察组与哈巴河县政府、农业局、农技站及农科院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季良副研究员介绍了小豆区试执行情况,郭县长介绍了哈巴河花芸豆生产概况和绿色产品开发设想,赵敏、马开晋经理介绍了我国芸豆贸易情况及出口商品质量要求以及贸易中存在问题,柴岩研究员根据近年来我国芸豆出口情况,对新疆奶花芸豆生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科研、推广、贸易、加工等专家相互交流,对当地政府感触很深。

小杂粮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膳食结构改善,小杂粮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小杂粮的出口数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芸豆、绿豆、荞麦、小豆等小杂粮产品出口达到历史水平。2002年春季降雨量增加,未受春旱影响(19982001年干旱严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等省区小杂粮面积普遍比2001年增加,增幅在2050%之间,有的作物增幅更大。据调查,黑龙江省的杂粮面积由1999年的321万亩扩大到2001年的903万亩,2002年杂粮面积已达到1000万亩以上,其中高粱250万亩,糜子200万亩,绿豆100万亩,芸豆200万亩,红小豆、豇豆等豆类100万亩,全省种植面积发展最快的是芸豆。黑龙江农垦总局从1999年开始种植芸豆,2001年全局芸豆种植面积为32.8万亩,总产5.3万吨。2002年全局芸豆播种面积达到112万亩,预计总产将达15万吨,其中芸豆生产面积较大的是红兴隆(19.2万亩)、北安(24.2万亩)、九三(31.8万亩)和齐齐哈尔(24.9万亩)等4个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的克山农场2002年芸豆种植面积达15.4万亩,比2001年的6万亩增加2.5倍。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四省区芸豆种植面积283万亩,绿豆510万亩,荞麦270万亩,分布情况如下:

1.芸豆(298.1万亩)

黑龙江:200万亩,其中农垦110万亩,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讷河、嫩江、依安、克山、克东等县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52.6万亩,其中农垦26万亩,主要分布扎兰屯、阿荣旗、莫旗、鄂旗等地。

内蒙古赤峰市:15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西、翁牛特旗等地。

内蒙古兴安盟:10万亩,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等地。

内蒙古通辽市:10万亩,主要分布在开鲁、扎鲁特旗等地。

新疆阿勒泰:10.5万亩,其中农垦0.8万亩,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富蕴等地。

2.绿豆(500万亩)

黑龙江:100万亩,其中农垦7万亩,主要分布在泰来、齐齐哈尔、大庆等地。

吉林:90120万亩,主要分布在白城、洮南、通榆、大安、镇赉等地。

内蒙古兴安盟:100万亩,主要分布在突泉、扎赉特、科右前旗等地。

内蒙古通辽市:100万亩,主要分布在奈曼、扎鲁特、开鲁等地。

内蒙古赤峰市:100万亩,主要分布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等地。

内蒙古乌盟:10万亩,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凉城、丰镇、兴和等地。

3.荞麦(270万亩)

内蒙古通辽市:80万亩,主要分布在库伦、奈曼、科左后旗等地。

内蒙古赤峰市:70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西、翁牛特旗、敖汉旗等地。

内蒙古乌盟:25万亩,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卓资、武川等地。

内蒙古锡盟:35万亩,主要分布在多伦、正蓝旗等地。

内蒙古包头市:40万亩,主要分布在固阳、达茂旗等地。

吉林白城:20万亩,主要分布在白城市。

4.其他杂粮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及新疆,除了芸豆、绿豆、荞麦等杂粮外,燕麦、糜子、小豆、豌豆、蚕豆、豇豆等小杂粮也有较大面积分布。据调查,糜子面积为500多万亩,燕麦为200多万亩,小豆180万亩,蚕豆40万亩,豌豆、豇豆100多万亩。

二、芸豆、绿豆、荞麦等小杂粮产业初具规模

1.芸豆

近年来,芸豆销售形势较好,农民和农垦种植效益较高。一般种植芸豆平均效益约1200—1500元/公顷,较大豆的平均效益高450—600元/公顷。在市场和效益的拉动下,芸豆种植面积发展较快,黑龙江、新疆等地已有许多芸豆集散地和民间交易市场。在黑龙江克山、讷河,内蒙古的鄂伦春(大杨树)、林西,新疆阿勒泰等地,现已形成了一批生产有规模、货源充足的芸豆基地。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农垦农场芸豆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栽培技术先进,产业化程度较高,。

2.绿豆

在内蒙古、吉林绿豆主产区,绿豆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地方政府财税的重要来源。内蒙古突泉县水泉镇农民种植绿豆人均收入达600元。吉林白城、洮南、通榆、大安,内蒙古兴安盟、通辽市等地已建成一批"绿豆之乡”、"绿豆之村”,水泉镇的绿豆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正在迅速形成。

3.荞麦

内蒙古荞麦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市场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少数不法商人在荞麦出口贸易中,采用相互压价抢夺顾客的办法,造成我国荞麦出口价格低、常常受制于日本商人的局面,同时也影响了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荞麦出口价格。也有一些商人企图垄断荞麦市场,大量囤积居奇,致使荞麦市场混乱。

三、具有一批名优产品和品种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小杂粮种类多,品种类型多样,长期的生产与出口形成了一批名优产品和品种。

(一)名优产品

1.芸豆

阿勒泰圆奶花芸豆、东北长奶花芸豆、东北黑芸豆、东北中白芸豆(白沙克、日本白)、黑龙江?总慷埂⒛诿晒旁材袒ǖ取?SPAN lang=EN-US>

2.绿豆

白城绿豆(内蒙古兴安盟、通辽、黑龙江泰赉、吉林洮南)、张家口绿豆(内蒙古赤峰、乌盟)。

3.甜荞

内蒙古后山荞麦(武川、固阳)、内蒙赤峰荞麦(奈曼、敖汉、库伦)。

4.小豆

宝清红、东北大红袍。

5.青仁乌豆

通辽青仁乌豆。

(二)名优品种

1.芸豆

圆奶花、长奶花、黑芸豆、白莎克、日本白、?总慷埂⒆匣ㄜ慷沟取?SPAN lang=EN-US>

2.绿豆

洮南绿豆、大鹦哥绿522、突泉大鹦哥绿、泰来绿豆、开鲁绿豆、敖汉绿豆等。

3.甜荞

小三棱、茶色黎麻道、温莎等。

4.小豆

宝清红、东北大红袍、白红3号。

四、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小杂粮生产

调查中发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小杂粮的地域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及生产优势越来越明显,各地政府已逐步将小杂粮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内蒙古赤峰市在小杂粮发展中,计划在敖汉旗建立优质荞麦基地和优质杂豆基地,为促进本市小杂粮发展,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杂粮展销大会,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加工企业积极开展小杂粮科研、生产、加工,实现小杂粮产业化。在新疆,自治区农科院近年来已开展芸豆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选育等工作;哈巴河县政府已将奶花芸豆作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来抓;阿勒泰地区农广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组织当地农民成立芸豆协会,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芸豆技术培训,宣传芸豆生产、贸易等方面的信息,促进了当地芸豆生产。

小杂粮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种植小杂粮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扩大出口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途径。黑、蒙、吉和新疆是我国芸豆、绿豆、荞麦、糜子等小杂粮的主产区和主要出口地区。小杂粮不仅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作为当地农民自己食用外,也作为主要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如内蒙古后山荞麦、黑龙江宝清红小豆、吉林白城绿豆、新疆阿勒泰奶花芸豆等。此外,由于小杂粮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特别在加入WTO之后,小杂粮是我国最有竞争力、最具发展前景的作物。因此,加快小杂粮产业化步伐,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温饱,减轻国家粮食区域平衡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农垦的芸豆生产已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近年来由于大豆出口数量减少,大豆卖难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农垦总局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引导职工改种芸豆等市场前景较好的小杂粮,并与外贸部门合作,实施订单农业,保证了职工收入稳步增加。据调查,农垦种植芸豆后,平均每公顷效益可达1500元。

内蒙古突泉县水泉镇有"绿豆之乡”之称,绿豆产品收入占农民纯收益的1/3以上,农民日常生活支出、农业税的交纳主要依靠绿豆收入,每年8月中下旬销售绿豆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解决学生秋季入学学费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种植小杂粮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小杂粮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具有耐旱耐瘠等特点。它既可以作为填闲补种作物,又适宜于生产条件差的冷凉地区、丘陵山地、林间隙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也可以与大宗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实行间作、套种、混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内蒙古敖汉旗充分利用林带之间的空闲地、旱薄地种植荞麦、绿豆等小杂粮,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避免了与大宗作物争地的矛盾,也有利于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三、小杂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地处我国北方,降雨量少,无霜期短,气候类型多样,是小杂粮的优质生产区域,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目前小麦、玉米、大豆、油料等大宗作物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的形势下,小杂粮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搭配作物,而且在这些地区还是首选作物。黑龙江农垦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根据大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比较效益低下的现状,适时调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芸豆种植,对稳定职工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内蒙古敖汉旗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适时扩大了小杂粮种植面积,2002年杂粮杂豆面积占全旗粮食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中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已成为当地的经济作物,是当地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四、小杂粮是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小杂粮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近5年来,我国出口的粮食产品中的小杂粮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市场价格高出其他作物数倍,优质农产品经常供不应求。据统计,2001年全国出口粮食975.4万吨,创汇14.7亿美元,其中小杂粮出口87.5万吨,占出口量的9.6%,创汇3.3亿美元,占创汇总额的22.6 %。出口1吨大宗粮食为129美元,而出口1吨小杂粮为357.6美元。也就是说,出口1吨小杂粮相当于出口2.75吨大宗粮食。2001年我国出口芸豆43.05万吨,占杂豆出口总量的46%,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量的4.1%,其中,中小芸豆多来自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出口绿豆13.6万吨,其中大部分产品来自内蒙古、吉林;年出口红小豆约7.2万吨,其中有50%—60%的产品来自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年出口荞麦约10—11万吨,其中70%—80%的产品来自内蒙古。

五、小杂粮是产业化发展的潜力作物

我国加入WTO之后,大宗粮食作物面临国际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而具有明显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小杂粮则显示了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及新疆是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也是我国荞麦、绿豆、芸豆的出口基地,尤其是位于这些省区的农垦部门土地资源丰富,易形成生产规模,便于实施机械化作业,产品数量和质量有保证,为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实施农垦部门与外贸、科研单位协作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从组织生产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对于促进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杂粮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种

1.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芸豆 我国目前出口的芸豆品种大多数是二十世纪80年代由各外贸公司引进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期间很少有人对这些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或筛选,以至于品种混杂退化非常严重,特别是许多品种的粒型、粒色、花纹及生育期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新疆奶花芸豆、东北地区的日本白、白沙克、英国红等都有类似的问题。

绿豆 我国出口的绿豆品种如白城绿豆、张家口绿豆、榆林绿豆等绝大多数属地方品种,但截至目前,北方春播区绿豆地方品种尚未进行过鉴定,也未进行过提纯复壮,出口的产品只有品牌概念,没有地域和品种概念。如绿豆贸易中大家只知道白城绿豆这个品牌,但对于其粒型、粒色、粒重、出成率等产品具体指标无确切概念,尤其对该品牌的主产区——黑龙江泰来、吉林洮南、内蒙古突泉、奈曼、开鲁等并不了解。

小豆 我国东北地区出口的红小豆品种如宝清红、东北大红袍等都是地方品种,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加之有些商家和当地群众自发的引种、调种,使原来的品种混杂退化,面目全非,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

荞麦 东北区是近年来荞麦出口的主要货源基地,出口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虽通过外贸等途径引进温莎、日本大粒等荞麦品种,但由于商家缺乏荞麦生产的基本知识,未能采取隔离繁殖等措施,致使引进品种混杂退化的同时,造成地方名优品种的退化,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2.品种布局不合理

小杂粮生产大部分是商品性生产,不仅要求高产,更必须优质才能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小杂粮种植在生态条件最适宜或适宜地区。但在近年小杂粮生产中,各地不能按照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合理布局,在适宜区域规范种植,而是根据市场行情盲目乱引、乱种,严重影响了商品质量。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