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食品
杂粮食品>>难以忘怀的糜子面窝头
 

难以忘怀的糜子面窝头

来源:三晋道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4-12-08   |  阅读次数:1602次

  

  现在城里的年轻人,多已不知糜子是啥,更吃不到糜子面窝头。但在旧日的北方农村,糜子是五谷杂粮中的重要成员,而糜子面窝头则是农民们常年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究其原因,主要是糜子这种作物比较耐旱,成熟期比高粱、玉米、谷子等都短,又适宜旱地种植;而用糜子面做的窝头,农民们认为比玉米或高粱面窝头耐饥,干活有劲,所以种植和食用相当普遍。说到这里,似乎有必要将糜子的品种和吃法简要介绍一下。

  在我的家乡晋北农村,糜子一般分软糜子和硬糜子两种。其中软糜子籽红,又称红糜子,有粘性,按学名应叫黍子。黍子脱皮后称黄米,可做粥包粽子和酿酒;黄米磨成的面称糕面,可做枣糕、素糕和油炸糕。硬糜子籽白,无粘性,属于黍子的变种,可连皮或脱皮后磨面,用以蒸窝头。普通农家磨面时大都舍不得脱皮,所以蒸熟的窝头呈灰褐色,吃到嘴里有粗糙、酥散的感觉,但吃惯了反而觉着适口好吃,甚至久吃不厌。

  记得我童年时期,家常主食不是高粱面饭食就是糜子面窝头。我对前者很是反感,而对后者却从不厌烦。做糜子面窝头是母亲的拿手。为了调剂全家人的胃口,母亲常常变着法儿精心制作,有时在糜子面内掺上少许黄豆面,蒸出的窝头略带甜味,且富有营养;有时将捏好的窝头放温水锅中的箅子上养两小时左右再大火蒸熟,则吃口更加香甜;有时锅内做烩菜,锅边贴一圈糜子面饼,成熟后面饼鲜香,饼底糊香,就菜吃饼,别有风味;还有糜子面加红枣、糜子面包豆馅、糜子面包糕面、糜子面包菜馅等等,既有新鲜感,又有新口味,所以常吃常想吃。

  全国解放后,我每次回原籍探亲,就想起母亲生前制做的糜子面窝头。继母了解到我的想法后,为满足我想吃糜子面窝头的欲望,在自己家没有糜子面的情况下,总要找邻居去借,设法让我吃上几顿糜子面窝头,让我感到好似母亲在世时一样的温暖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