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专家
杂粮专家>>杨武德:开拓山西杂粮发展之路
 

杨武德:开拓山西杂粮发展之路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农民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4-10-21   |  阅读次数:39712次

  

 专家小档案

  杨武德,男,1960年出生,河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科技创新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中国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省现代农业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旱作农业工程研究所所长。

  从接到采访通知到我手中拿着杨武德院长的资料:山西省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历史上的第一个博士……脑海里就一直猜测这位顶着如此之多头衔的人,是个怎样的人。沿着农大幽深静谧的校园小道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善气迎人,温文尔雅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在随后的采访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杨院长的谦和、平易近人。那么,就让我们从他是如何走上农业研究这条道路上来认识他。

 结缘:从“不得已而为之”到“倾尽心力”

  1960年,杨武德出生在河津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就喜欢学习的他,不负众望,在1979年考出了326分的高分,当年的本科线是262分,按照他的分数,应该是去类似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理工大学这类的大学,但最后他收到了山西农业大学的通知书,杨武德心如刀割,大哭了一夜,因为他不想学农,但在当时的环境中,是必须服从分配的,后来他硬着头皮来到了农大。

  到了学校后,他就静下心来,仔细想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想通了一个道理 “不得已而为之”,有时候不由你的时候,你就得去适应。就这样,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了大学的学习,但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农业。本科毕业后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塌实肯干,争取了一个留校的名额。

  在采访中,杨武德笑着说,其实每读完一个学位都发誓不再读书,因为读书是世上最苦的事情了,但是每次读完又觉得自己所学的不够,就又埋头开始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1991年他硕士毕业,1994年考取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潜心研究了三年生态农业,获得了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不顾众多高校的诚聘,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培养了他多年的山西农业大学。杨武德并没有因为学位高了,资历足了,就中断或放弃继续学习,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2001年被评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了全省仅有二位的国院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的其中一位,并在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在加拿大农业部Brandon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就这样,杨武德靠着自己水滴石穿般的奋斗韧性,从最初对农业的排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把农业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小麦:是他扣启农业研究大门的敲门砖

  1982年,杨武德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苗果园教授的引导下开始研究小麦,从小麦辐射育种到小麦信息技术应用,这一研究就是近三十年。

  杨武德采用了美国的陆地卫星数据对小麦的面积信息、产量信息、生长状况的信息等方面进行提取,最初选择在晋南做的试验,这个试验一做就是10年,为什么用了10年这么久的时间?因为这个试验需要不间断地深入,从一开始只做小麦的面积提取,产量和产量的相关信息,到后来的动态监测。通俗地讲就是在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他通过光谱信息来获取小麦生长的相关信息,因为小麦生长的好坏,其光谱信息是不一样的,杨院长举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光谱信息就和我们人照像一样,人的肤色和健康是不一样,那么体现在光谱信息上的数据自然也就不同,通过这些数据来更好地研究小麦生长状况。他介绍说,目前优质高产是小麦生产的主题,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小麦产量和品质监测,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麦调优栽培的信息化。

  在小麦的研究过程中,他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07年4月5日,山西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倒春寒,杨武德及时用遥感信息技术监测,他发现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遥感信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小麦遭遇了巨烈的降温,原本小麦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拨节,往年这个时候的天气是春暖花开的,但是当年气温突然骤降,给小麦的生长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就让他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当时监测的地区是运城、临汾、晋中这三个地方,后来通过信息提取,实地调查,发现冻害发生后,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巨烈地发生降幅,后来又仔细观察小麦的恢复度、低温过后小麦受到这个灾害后,对小麦的产量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个研究,后来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并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

  另外,在小麦的遥感技术上,还做了“旱”这方面的研究,山西是著名的“十年九旱”的省份,每年的降雨量70%集中在7~9月份,按照我省的气候条件,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是无雨季节,这对旱地小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杨武德就用遥感信息来解读干旱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做学术研究的同时,杨武德十分重视接地气,围绕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杂粮:是他长袖善舞的新领域

  是什么原因让您又开始研究小杂粮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杨院长笑着说,他和杂粮的“缘分”源于山西的作物特色。我省由于自然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小杂粮种类齐全,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形成了我省小杂粮的生产特色和品质优势。

  杨武德主要研究的是荞麦,荞麦适合在冷凉地区种植,像我省的东西两山,特别是朔州以北,是荞麦的主产区。杨武德主要研究的是荞麦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理生态反应。荞麦是无序花期,它的一生都在开花,但是籽粒的产量并不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荞麦花多,籽粒并不多?后来通过研究他发现,荞麦的结实率低,主要是因为花太多,需要的光合物质整体供应不足,这样花与花之间就会产生竞争,有些花发育得早就会早结籽,发育晚的花就结不了籽。当时,他的想法就是限制荞麦开花,把有限的营养集中到一定量的花上,保证产量,通过杨院长及其团队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后来这个研究在1992年的国际荞麦会议上得到了认可,相关研究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杨武德说,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充分地应用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先后在平鲁、汾西和孝义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推广荞麦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他还在五寨县做了一个“小杂粮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其中包括种植基地、加工区、贮藏和交易区,设想让全省以及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古等地方的人都来这里交易,将来要把这里做成中国的小杂粮交易中心。在平鲁做了一个荞麦示范园区,原来这个地方的农民种植荞麦的技术很落后,上一年作物收获后不翻耕土地,到种的时候把荞麦一撒,一翻,这就叫播种了。种子的用量很大,并且不整齐,产量也不高。自从杨院长和他的团队来了以后,他推广机械化播种,种子也节省了,长势也整齐了,他确定了合理的播种密度,解决了种植株距行距等技术问题,使荞麦产量增加了40%以上。

  以前农民认为杂粮天生低产,他跟农民开玩笑,他是来给杂粮“平反”来了,杂粮不是低产作物就和人一样,给吃给喝才能长大,吃得好喝得好才能长得好。他制订了一套施肥的方案,同时他考虑到,现在农村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种地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还得想办法简化程序和技术,他建议采用“一炮轰”施肥技术,所谓一炮轰就是在播种的时候,一下把料全施下去,这样就不用经常去地里,节省了劳动力。


  对于农户施肥的问题,杨武德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种植园区的农户严格按绿色食品的要求来施肥。例如,生产绿色荞麦的要求,就是对有些化学品有选择性的使用,那么到了高层次的有机荞麦,它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完全不能有一点化学成分的投入,需要纯农家肥。他经常给农户讲,有机种植产量低点没关系,但是你的价格高,一定要货真价实,要物有所值,只有严格按标准生产,在市场上消费者才会认可,才会有长远的发展,要树立起山西小杂粮的优质品牌。

  关于我省目前杂粮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杨院长认为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我们的杂粮到底好在哪里,别人不知道,他举例说,荞麦富含芦丁,对高血压高血糖具有治疗效果但是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一点,如果能让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引起消费者的重视,购买力度也会相应地增强。但是仅仅依靠农民宣传是不够的,他们不具备这个实力,所以杨武德在一次会议上就对高建民副省长建议说,对杂粮的宣传,就要像“晋善晋美”的宣传力度一样。二是我省小杂粮生产多数集中在贫困的丘陵山区,生产技术粗放,小杂粮的生产潜能远未得到挖掘,其主要瓶颈是技术障碍,在土壤、肥料、水分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种植等方面都存在严重制约。三是市场问题。今年价格高了,农户就都种上了,明年价格低了,积极性挫伤了,好几年又不种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利的,杂粮生产要有一个稳定的市场,只有市场稳定了,这个产业才会持续发展。

  “如果想图热闹、喧嚣别来农大,如果想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农大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这一辈子交给了农大,不后悔。”在杨武德的话语中,记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农业学者、专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热爱。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