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史话
杂粮史话>>历来关于荞麦的文字记述(二)
 

历来关于荞麦的文字记述(二)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3-12-27   |  阅读次数:2941次

  

  清·吴大勋(18世纪)辑《滇寓闻见录》  玻今俗作荞,旱地荒地遍植萌,不论时候,红梗绿叶白花,甚可观。民间多食莜,磨面制成饼,呼为叭叭,想即饽悼也。远行力役之人,俱携此为行粮,食时,山沟内取凉水饮之,边氓之苦如此。哑有甘苦两种。苦者可食,甘草不可禽.性寐与稗同,有菠稗烧酒,多饮成手战之病。玻只布种,任其自生自长,不复移种。稗则布种分苗,与禾稻同。滇省西北土寒,宜于此种也。
  清·西清(1810)撰《黑龙3‘r9>记》  荞麦,出黑龙江城者尤佳,面宜煎饼,宜河漏,甘滑洁白,他处所无,河漏挂面类,俗称合络。河漏二宇见本苹纲目。
  清·插秀沅(约19世纪前后或稍后)撰《农官著实》或(光绪五年)《三原县志》
  三月  菜子收黄色,莫待干了才收。拉回来者,先上菥,脐上几天,然后再辗。碾完讨候,挑菜秆子,教伙计都将鞋脱了。不然,伤菜子。就是秋天碾荞麦,亦如是。惟此两种田禾,总要脱鞋为妥。
  四月  麦后褐地种谷。自是一定之理。俟有雨后,先特种荞麦之地,用耱收墒。如不收墒,万一天早无雨。则种的时候,来不及矣。且来收墒之地,总要雨大墒饱,然后种得。或者下而中止,墒仅一耧半锄,又何种得。不知养麦出黄墒,我叮咛先收墒者,此也。
  十月  冬天喂牛,和合草最好,兼之省料。所谓和合草者。荞麦秆子,谷草秆子,豆衣于,井夏天晒下的干苜蓿。俱用铡子锄碎,搅在一处。晚间添的喂牛,岂不省事。
  清·祁寓藻(1836)揖《马首农宫》(马首邑即今山西省寿阳县)  养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有先耕后以楼种者,耕宜深二寸,耧深止一寸。种毕耙之。有和粪点者,耕止寸余探。点法有二,点于犁沟者。耕微浅,点在棱背者,耕微深,有将子乱洒地面后,以犁耕乙以耙复其种者。三法皆忌大雨。大雨则谓之涸伤(大雨淤泥,地皮生甲,苗不得出)。俗有荞麦不涸伤,就拿布袋装之语。至乱洒者,虽易结子,熟时难挽。不如点播二法为善。
  清·刘宝楠(1840)揖《释谷》  荞麦、玻麦、乌麦,别三名。《玉篇入荞,麦也。《新唐书.吐蕃列传o,其粒有养窘-《坟政全书入养旁.一柞苗夯.  又作乌夯.塞唐书富告卞手用本草》也。
  清·包世巨(1846)揖《齐民四术》
  辨谷  其籼稻既获,可种养麦。
  荞麦,紫茎弱而歧生,枝枝结实,花细白实黑。甲三枝,以磨面如麦故名。收成不盛,为间谷,不当正鹅,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好雨亦不甚畏早,最忌霜,一霜而枯,再霜而落。霜重则茎萎矣。面色稍缁,昧与麦等。稍腻滑。消炼肠胃沉滞。岁必须食数次,其常禽者,和猪羊肉热禽。令人发热风,落须发,又忌黄鱼。有黄病人不可禽。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懂鼍出汗,虽数十年者I皆盛。又腹中时时微痛,日夜泻稚四五次者,久之极伤人。专以荞麦作食,饱食二三日即愈。神效。其秸作蘑。可辟臭虫螟蚣。烧烟熏之亦效。其壳和黑豆皮、菊花装枕,明目。其春社前后种者名苦养,味苦,劣,弊充荒备。古名萌,名乌麦,名花麦,皆谓养麦。
  作力  芥麦入秋种早获田内。六十日而成。于下层黑。上层自有汁。即宜刈。黑。迟则落。及霜则萎。
  清·彭邦鼎(1849)撰《间处光阴》  莽麦花白,故唐宋诗皆曰花如雪。平凉以西,荞麦花作水红色,弥山漫野,望之如秋海棠。
  清·翼诚(1852)撰《耕心农话》  荞麦一名乌麦,高田阱三次,立秋前后种,茎弱而赤,花繁琐小,实有三棱,老则黑如地色。耕三遍则三重著子。八、九月收,连根拔之。
  性怪霜。下两重子黑,上一重于白,即当拔。但对稍相搭铺之。其白者日渐变黑。若待上层总黑,则下层子尽落矣。烈日晒开口,春取唐面,秆灰调大麦粥,柔滑而腻。淋汁洗牛马疮窟,亦入外科药。
  清·邹汉勋(19世纪中期)捅《甫高平物产记·谷类》  葬交一名蔽麦。立秋肯种之。苗高一二尺。赤茎,叶如乌臼本。花白繁密,实而羊蹄。有三梭,黑色。按荞麦不见古书。宋嘉枯本草始载之。方以智谓即尔雅之即。蚍虾注名荆葵者,盖古今名异耳。
  清·郭云升(1896)揖《救荒简晶书》
  救荒月令
  大子养麦六月种AA藕。王象晋群芳谱曰,养麦一名驳麦,一名乌麦,一名花荞,一名甜养。茎弱而翘然,曷长易收,唐面如麦,故曰养,而与麦同名,又名甜莽,以别苦莽也。南北皆有之.立秋前后下种,密种则实多,稀种则实少。王桢农书曰,莽麦立秋前后种,密植则实多。稀种则实少。齐民耍术曰,种芥麦,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也。曲洧旧闻曰,麦备四时之气,荞麦叶青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云闻洛阳县老农El,立秋后闻雷声,则百日无霜,荞麦可广种也。
  小子养衷六月种九s韧鹅。小于养麦,一名京子荞麦,一名快莽麦,六月种之,比于大子养麦,其熟更早也。
  六十日快养衰七月种九月初痛。六十日快芥麦七月种,他谷已晚,快养麦熟期,犹绰绰然有余也。
  秋葬麦七月种九月熟.秋荞麦七月种。据农政全书投时篇而种之也。农政全书授时篱,七月种养麦。‘五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月热.五十日快芥麦七月种,他谷已晚,此快芥麦熟泅,更绰绰
  然有余也。五十日熟快养麦,七月中旬犹可种。
  四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A热.四十日快莽七月种,他谷已晚。此快养麦熟期,更绰绰然
  有余也。四十日熟快荞麦,七月下旬犹可种。
  四十日快养麦七八月种九£热.四十日快芥麦,八月上句种犹可收也,再缓则无及矣。
  救荒种植
  六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初皆可种绰绰有余。
  五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半皆可种期绰绰有余。
  四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底皆可种期绰绰有余。
  六十日快莽麦晚禾也,迟至七月初种,熟期。
  民国·高润生(1915)撰《尔雅谷名考》  荞麦,载于齐民要术及谷谱,本草各书。程氏九谷考不载者,则以说文养宇,故不欲自乱其例也。至此谷宜于农食之处。据《王桢农书》云,芥麦紫茎乌粒,种之则茹为工力,收之则不妨农时,晚熟故也。北方山后诸郡多种之。治去皮壳,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滑,滑细如粉,风俗所尚,供为常食。今按荞麦实北方农家常食之晶,作河漏法,系以水和面为团,用木机榨压面成。其术机则牝牡各一。联以活轴,可随手起落,外施以床,厝时置机釜上,实面团于牝机之内。其牝机之底,用嵌以铁片,密凿细孔,面入牝机内,乃下牡机压之,则面随孔出,作细条落釜水中。煮熟食之,甚滑美也。其木机俗呼河漏床。
  民国·李遣九(1921)编《山西农家僵富浅解》  农家对于耕种的经验,有钱不种花儿田。普通养麦开花,怕刮西北风,又怕雨水过多,所以有这俚言。大概说来,庄稼开花钓时候,都怕凤丽不过比较起来,荞麦怕的厉害些。
  民国·徐珂(1924)撰《可盲》  清彭兆荪小谟脑馆诗集有莜麦饭诗并序云。莜麦,形似小麦而弱。播之寒土则易熟。莜读如油,宁武人和作佴,以为常膳。考抽麦不见诸书。莜乃田器,郡志即以此字当之,未详所据。珂按莜麦宜作荞麦。芥,广髑,巨娇切。韶会,渠娇切,井音乔。本草,荞麦茎弱面翘,然易长易收,唐面如麦。珂又按莽麦为一年生草,江浙有之,北方尤多。茎赤高一,二尺,叶为三角形,有长柄互生,花小而白,列为圆锥花序,实有三棱,老则黑。
  民国·丁颖(1929)著《谷怕名实考》  荞麦,别名菠麦,乌麦,花荞、花麦、甜养,苦养。我国荞麦有苦甜二种。甜养原产于我国北偏,于南北朝以前,已开始栽培,至唐宋而中州栽培极盛,井及于南方。苦荞原产于我国西北偏,元朝以来,西南方始多植之者。


  南宋·陆游(1125一12lO)
  荞麦初热,刈者满野,喜而确·作。
      城甫城北如铺雪,
      厄头家家种养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
      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
      袖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
      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行歌忘恶岁,
      小妇红妆穗譬稽.
      治书宽大与天通,
      逐熟淮南几误计。
      农    舍
  三农虽隙亦恕忙,
  稿事何曾一夕忘。
  戳晒胡麻愁展商,
  未收养麦却新霜。
      农    家
  南亩勤苗获(茁,音资,初耕的田地),
  酉成仅盖藏,
  种荞乘霁日,
  吹荻待傲霜。
  鞘碓新春日。
  山厨野蔌香,
  何须北窗卧,
  始得傲截皇.
  ”
    香山(吴王种香处:
    香山径里木兰舟,
    嚼药吹芳烂馒避。
    落日青山都好在,
    桑间养麦满芳洲。
  宇大用,潞人。)
    莽花冉冉蜜脾瞢,
    禾穗累累鹘眼黄。
  
  南宋·陆游(1125一12lO)
  荞麦初热,刈者满野,喜而确·作。
      城甫城北如铺雪,
      厄头家家种养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
      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
      袖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
      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行歌忘恶岁,
      小妇红妆穗譬稽.
      治书宽大与天通,
      逐熟淮南几误计。
      农    舍
  三农虽隙亦恕忙,
  稿事何曾一夕忘。
  戳晒胡麻愁展商,
  未收养麦却新霜。
      农    家
  南亩勤苗获(茁,音资,初耕的田地),
  酉成仅盖藏,
  种荞乘霁日,
  吹荻待傲霜。
  鞘碓新春日。
  山厨野蔌香,
  何须北窗卧,
  始得傲截皇.
  ”
    香山(吴王种香处:
    香山径里木兰舟,
    嚼药吹芳烂馒避。
    落日青山都好在,
    桑间养麦满芳洲。
  宇大用,潞人。)
    莽花冉冉蜜脾瞢,
    禾穗累累鹘眼黄。
  张I,浩(1269,—1329)
  一-9晚烟吹不去,
  为堆着薏护秋霜●
    行  郊  外
  云驳疏朋滑日华,
  胧胧晨色散晨鸦,
  马前怪底犹明月,
  焙转淆川养麦花。
  送别叔铭出顺应门
  进客出门秋巳凛,
  太行南上楚天长,
  顺应门外斜阳里,
  养麦花开似故乡。
  落日青山都好在,
  山间养麦浦芳洲,
  近时胡瓶甍恃云,
  可爱红茎爱雪花。
  收时细碾掂轻沙,
 ?quot;准冶笔蟹缟?螅?lt;BR>  汤饼韧擎慰齿牙。
      梦周19羹露
  种豆已死种养麦,
  举室典尽作一掷。
  秋禾惟有此种晚,
  九日来雁可得食。
  秋来雨气亦飞扬,
  耳中常常闻点滴。
  老农愁疾转相庆,
  已见养花满地白。
 ?quot;г瘴鞣缫灰箍瘢?lt;BR>  彝麦杀尽中秋霜。C1)于炳祥,
  (2)丁粳,1
  <3)龙彭年,
  [4)胡镐文,
  (5)王械N,
  (6)孙关龙,
  莽  麦  花
  秋雪絮揭柳,
  秋雪秀蒹葭,
  晚夏何处雪,
  中国文化起潭于农业,史地丛刊
  物名实考,农声,16:15—17.
  中固一世界农业起源地之·
  粮食作物(稻麦另编)(上册)
  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
  诗经牛的粮食,植物,(1).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