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豌豆生产技术问答
 

豌豆生产技术问答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9-11-03   |  阅读次数:3668次

  

 

1.豌豆的营养价值如何
  豌豆籽粒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具有较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每100g干豌豆籽粒中含蛋白质20.3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65.8g,膳食纤维10.4g,胡萝卜素250μg,钙97mg,含磷259mg,钾823 mg,118mg,铁4.9mg,锌2.35mg,硒1.69μg,含维生素B10.49mg,维生素B20.14mg,维生素E8.47mg,含烟酸1.3~3.2mg,豌豆蛋白质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占21%、66%和2%,易于消化。每100克嫩荚含碳水化合物14.4~29.8g、蛋白质4.4-10.3g、脂肪0.1~0.6g、胡萝卜素0.15~0.33mg。除此之外,青豌豆和食荚豌豆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尼克酸等,是优质的豆类蔬菜。

2.豌豆有哪些用途
  豌豆籽粒营养丰富,青豌豆和食荚豌豆的嫩荚、嫩豆可以直接炒食,嫩豆又是制罐头和速冻蔬菜的主要原料;嫩梢为优质鲜菜。青豌豆茎叶既是优质的家畜饲料又是优质的压青绿肥。

  干豌豆可磨成为粉直接与禾谷类粮食按一定比例配合做成食品;也可加工成粉丝、粉条;还可利用现代科技分别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淀粉、食用纤维等营养成分,分别加以利用。豌豆蛋白粉可做面包等食品和添加剂,提高面包等的蛋白质含量和生物价。豌豆淀粉除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外,也用于纺织和造纸等工业。

  采用特定的机械和工艺将豌豆籽粒分离成种皮、子叶和胚芽三部分,然后分别磨成细粉,得到食用纤维粉、子叶粉和胚芽粉。食用纤维粉用做面包或营养食品中纤维素添加剂,增加膨松性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机能。子叶粉和胚芽粉在制作婴儿食品、保健食品和风味食品方面有广泛用途,既是常用的天然乳化剂,又是赖氨酸添加剂。

3.为什么说豌豆是耕作制度中一种重要的倒茬作物
  豌豆本身忌连作,在各种耕作制度中,除单作外,一些株型相对不披散、早熟、对光温不敏感的品种,还常用于轮作、间作、套种和混作。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覆盖度小,要求田间无杂草,在秋播区常作为水稻、玉米及甘薯的前茬或后作;在春播地区,豌豆常与茄果类、瓜类、玉米、棉花、高粱等作物间作套种,或种于田边地角,或作为谷糜、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的前作,也可与大麦、春小麦、燕麦等间作或混作。豌豆作为禾谷类作物的前茬不仅可以提高禾谷类作物的产量,还能改善禾谷类作物的品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种植豌豆不仅能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积累,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是轮作中的良好前茬。因此在能种豌豆的地区,豌豆都是耕作制度中一种重要的倒茬作物。

4.如何对豌豆地进行播前整地和施肥
  豌豆对土壤适应性强,由轻松至粘重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富有石灰质的粘质土壤和砂质土壤为宜,不适于轻砂土或石砾土,因其保持水分及养料的能力较差,易造成过干过热。豌豆忌连作,连作时病虫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为豌豆根部分泌多量有机酸,增加土壤酸度,影响次年根瘤菌的发育,所以有“豌豆能肥田,只能种一年”的农谚。

  豌豆生长季节需要较多的氮素,所需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1:0.29:0.94。每生产100kg豌豆干籽粒,需吸收氮约3.1kg,钾约2.9kg,豌豆施肥要将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使用。豌豆根瘤菌能固氮,不必多施氮肥,多施有机质肥及磷钾肥能提高产量,在苗期和土壤缺钙地区可加施石灰。一般每公顷地施有机肥15000kg左右、过磷酸钙300kg左右,并在播种前将有机肥和磷、钾肥料混合施入土壤。

5.如何选择豌豆播期?其播种方式有哪些
  春豌豆区,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0~5℃时,即2月下旬至4月上旬,顶凌播种,6~8月成熟收获。适期早播对豌豆的高产十分重要,应在幼苗不受霜冻的前提下尽量早播,以争取更长的适宜生长季节。秋豌豆区一般在10~11月播种,翌年3~5月收获。播种过早,因气温过高,造成徒长,会降低苗期的抗寒能力,容易受冻;而播种过迟,因气温低,出苗时间延长。在秋末冬初,常有干旱发生,应播种待雨,不应等雨后再播,以免延误播期。

  豌豆的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或撒播。播种量一般为75~225kg/hm2。春播区播种量宜多些,秋播区宜少些;矮生早熟品种播量宜稍多,高茎晚熟品种宜稍少;条播和撒播播量较多,点播时播量较少。条播行距一般为25~40cm,穴播的穴距一般为15~30cm,每穴种子2~4粒,播种深度5cm左右,种植密度在15~60万株/hm2之间。

6.豌豆的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
  (1)中耕除草:豌豆一般不疏苗、定苗,但幼苗易受草害,需中耕锄草2~3次。一般在苗高5~7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株高10~15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并进行培土。第3次中耕要根据豌豆生长和杂草情况,灵活掌握。后期茎叶繁茂,中耕容易损伤植株,在杂草多时宜人工拔除。

  (2)灌溉:豌豆耐旱性较差,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利种子发芽、出苗。在生长期间应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应保证鼓荚灌浆期对水分的需要。灌溉方法宜采用细流沟灌,畦土湿润后随即排水。豌豆不耐涝,在多雨季节应做好排水防涝防渍工作。

  (3)病虫害防治:豌豆常见的病害有豌豆锈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豌豆虫害有豌豆蚜虫、豌豆象以及豆英螟、夜蛾等,应注意及时防治。

7.怎样栽培春豌豆
  (1)播种:早春土壤化冻后,5cm土层的地温在2~5℃时即可播种。条播行距25~40cm,株距4~6cm,穴播行距30~40cm,穴距15~20cm。点播每穴3粒左右。因土壤湿度和土质不同,播种深度宜在3~5cm之间。

  (2)中耕:豌豆从出苗后到植株封垄前,应及时中耕灭茬松土2~3次,中耕深度不宜超过15cm。一般株高在8cm左右时进行第1次中耕,株高15~20cm时进行第2次中耕,第3次可根据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3)施肥:因豌豆根瘤菌能固氮,不宜多施氮肥。但如果在幼苗期地瘦苗黄,应施速效氮肥作追肥,每公顷施尿素75~105kg,天旱时施肥后浇水,然后松土保墒。氮肥不宜施得过晚过多,以免茎叶徒长而荚果不饱满。

  (4)灌水。底墒足时,开花前不浇水,干旱时可结合追施尿素浇水。一般在开花结荚期浇水2~3次,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最后一次应在终花期浇,若浇得太晚会贪青晚熟,影响适时收获。

  (5)防病虫。春豌豆在生长期间常遭潜叶蝇危害。可用5%顺反氯氰脂500倍喷施或40%乐果乳剂1 000倍液,每隔一周一次,兼治蚜虫和菜青虫。如春雨过多,田间湿度大,土壤粘重,应注意菌核病的防治,每亩喷施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3%愈创木酚可溶性溶液1000~1500倍。

8.春播地区豌豆为什么要适期早播
  在北方豌豆春播区,应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量早播,以争取更长的适宜生长季节。即抓住当地开春,气温回升,土壤温度稳定在2~5℃时的2月下旬至4月中旬,顶凌播种。具体时间因地而异。

  春豌豆早播可使豌豆出苗后仍处于较低温度条件下,主茎生长缓慢,基部节间变得短而紧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株型和群体结构;早播能使春化作用进行得较充分,有利于花蕾的分化和孕育,而且还比其它春播作物更早地利用光温等条件,成熟期和收获期均提前,生产的籽粒饱满,产量提高。如果迟播,出苗后就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主茎生长加快,基部节间拉长而且木质化程度较差,后期倒伏严重,同时春化作用不充分,影响花蕾分化,从而减少单株花荚数,降低产量。适期早播还可避免粘虫、潜叶蝇的危害期,也可减轻豆象、蚜虫的侵害,同时还可避开或部分避开后期的高温阴雨天气,减少种子发芽霉变的可能性。因此,适期早播对于春播区豌豆的优质高产十分重要。

9.怎样防治豌豆象
  豌豆象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仓库、房屋缝隙、豆粒间等处越冬。来年豌豆开花结荚时,越冬成虫飞到地内取食、交配、产卵。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初孵幼虫蛀入豆荚内危害豆粒,每个豆粒内只有1头幼虫。老熟幼虫在蛀成空洞的豆粒内化蛹,化蛹前先将豆粒种皮咬一圆形的孔盖,化蛹盛期一般在7月份,因此,6月份收获的豌豆常将带有老熟幼虫的豆粒收进仓库。成虫羽化时顶破羽化孔盖,钻出豆粒,飞至越冬场所越冬,有的在豆粒内越冬。

  防治方法:①药剂熏蒸。如果是家庭内少量豌豆,可在收获后半个月内将脱粒晒干的豆粒放入密闭的容器内,每200kg豌豆埋入1片(3.3克)磷化铝,密闭3天后再晾晒4天。大型仓库可用氯化苦(每立方米用药30~50g,室温16~30℃,密闭2天)或磷化铝(每100kg豌豆用药3g,密闭3~5天)进行密闭熏蒸,杀虫效果均达100%。②泥水漂选。水50kg、粘土15kg配成泥水,将晒干的豌豆倒入泥水中搅匀,除去浮在泥水面上的豆粒,集中毁掉,沉在下面的豆粒洗净晒干贮藏。③开水烫选。将盛有豌豆的竹篮浸入滚开的水中浸烫约25秒钟,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晒干贮藏,可杀死豆粒内的豌豆象。

10.如何确定青豌豆的适宜收获期
  青豌豆粒是食用豆类中最普遍的一种籽粒蔬菜,通常宜在开花后18~20天时开始采收。我国用于家庭做菜或上市为目的的青豌豆,都手工分次采摘。大面积种植的早熟矮生品种可1次采收,即在大多数籽粒充分膨大但尚未成熟时将豌豆连棵拨起,然后摘下上面所有的荚,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收获。虽然后一种方式用工少,但前一种方式收得的青荚产量高而且质量也好于后者。

  将采下的荚果要迅速冷冻,以减缓其糖分转变成淀粉的速度。剥的籽粒比仍在荚壳内的更易变质。20℃以上的温度时,寄生虫生长迅速并啃食籽粒。因而,低温贮藏可以延长已脱壳籽粒或未脱壳籽粒的保质期。

11.如何确定干豌豆(收获干籽粒)的适宜收获期
  豌豆荚果自下而上依次成熟,往往下部荚果已经成熟而上部尚在开花。如待全部荚果成熟,下部荚果就会爆荚落粒或遇潮发芽变霉,损失很大。一般湿润年份在70%荚果成熟时收获,干旱年份在80%荚果成熟时收获,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收获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以减少爆荚落粒的损失。人工收获时,应近地面割下,或连株拔起,放晒场上晾干后,用谷物脱粒机脱粒。大面积种植豌豆时,也可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收时,种子含水量在21%~25%最为合适,我国豌豆种植一般比较分散,多间、套作,因而多为人工收获、晾晒、脱粒。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