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蚕豆的营养成分如何
蚕豆籽粒营养丰富。每100g干豆粒中含蛋白质25~34g,脂肪1.5g、碳水化合物57g、膳食纤维1.2g、钙49mg、铁4.4mg、磷339mg、钾992mg、钠2mg、铜0.64mg、镁113mg、锌2.84mg、硒2.02微克、维生素B10.37mg、维生素B20.12mg、维生素C16mg、维生素E1.2mg、泛酸0.48mg、烟酸1.5mg、叶酸260μg、维生素K13μg、胡萝卜素0.51mg。籽粒中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是赖氨酸含量丰富,维生素含量均超过大米和小麦。鲜嫩的蚕豆籽粒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营养等,特别是含有多种维生素,是十分理想的蔬菜。
蚕豆的青茎叶是优质的饲料,含蛋白质约为2.5%,脂肪0.5%,粗纤维2.9%,无氮浸出4.3%,灰分0.7%,钙0.07%,磷0.02%。
2.蚕豆可加工成哪些食品
(1)快速冷冻:通过低温,将青嫩蚕豆快速冷冻,做成半成品待用。
(2)罐头食品:青嫩时摘收后将豆粒可以加工为很有风味的罐头食品。
(3)蚕豆蛋白质的分离和浓缩:通过将蚕豆粉用稀的弱碱提取和分离等工序,得到浓缩的蚕豆蛋白质,用作食品添加剂。
(4)其他加工方法:如炸兰花豆,五香蚕豆,蚕豆酱,五香麻辣豆,蚕豆辣酱(豆瓣),沙炒蚕豆等。
(5)蚕豆粉丝、粉皮:蚕豆是制作粉丝、粉皮的上好原料。
3.蚕豆生产有哪八忌
①忌连作。蚕豆一般要与大麦、小麦等作物换茬,间隔期为1~3年。②忌播种过密。行株距33×21cm。若土质肥、播种早的田块可稀些。每穴播种2粒。③忌播早或播迟。蚕豆籽粒大,幼苗出土需吸收较多水分,播种时要适当深一点,一般6~7cm为宜。④忌低温水渍。低温水渍易引起大量落花,而且易出现烂根和病害。⑤忌缺磷缺钾。播种时,每公顷用草木灰1500~3000kg或300~450kg磷肥盖籽。⑥忌板结草荒。⑦忌长势过旺。如发现长势偏旺的田块,应抽行疏枝,还可摘除顶心,也可喷施生长抑制剂进行化控。⑧忌病斑连片。蚕豆赤病斑、轮纹病等叶病,如防治不及时,病斑连片,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4.种植蚕豆怎样接种根瘤菌
种植蚕豆的土壤中如过没有蚕豆根瘤菌,蚕豆根上长不出根瘤,不长根瘤,蚕豆就会生长不好。根瘤菌如多年不与豆类作物共生,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就是经常种蚕豆的地,接种根瘤菌也会有明显增产效果,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根瘤菌接种,特别是初次或多年不种蚕豆的地,更需要接种。蚕豆与豌豆、扁豆等的根瘤菌均为同一种根瘤菌,可以互相接种。
一般接种根瘤菌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在蚕豆、豌豆、扁豆等豆类作物田中,于盛花期选择没有病和生长良好的植株,连根挖出,洗净,选取根上较大、呈粉红色的根瘤,阴干后放在暗处保存待用。种1公顷蚕豆需要225~300株上述豆类植株上的根瘤。接种时将这些根瘤捣碎,加水调匀,均匀拌在蚕豆种子上,随播种随盖土。拌了根瘤菌的蚕豆种子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杀死根瘤菌。第二种方法是在上年种过蚕豆的田中挖取表土撒于播种沟内,种公顷蚕豆约需表土1500~2250kg。此外也可用根瘤菌剂拌种,每公顷用量375~1125g,均匀拌种,随拌随播,随盖土,避免阳光照射。
5.为什么蚕豆不宜连作(重茬)
蚕豆不宜重茬连作,是因为蚕豆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都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磷、钾、钙等元素,连作地的蚕豆多因缺少磷、钾、钙等养分而生长不良;蚕豆根系在土壤中常分泌大量有机酸,如果蚕豆连作,有机酸会在土壤中累积起来,使土壤酸度加重,不利于根瘤菌和根际附近其它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减少了氮素来源,对蚕豆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连作的蚕豆往往生长矮小,瘦弱、病害加重、结荚少、产量低。所以蚕豆应当与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换茬轮作。因为各种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范围和对养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倒茬轮作,可以合理利用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各种养分,而且轮作可以改变田间环境条件,减轻病害。必须连作蚕豆时,要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获得蚕豆高产。
6.蚕豆生产的打顶技术
蚕豆植株开花结荚的顺序是由下而上的,越到上部,脱落的花越多,能结荚的花越少,就是结了荚也不容易饱满、成熟。及时打顶,就能去掉这些对产量作用不大的花,将养分集中供应中、下部荚果;而且打顶后控制了株高,有利于通风透光,防止倒伏,从而提高了中、下部的成荚率和荚果饱满度。
蚕豆打顶一般在盛花期进行,把植株顶端摘掉,摘除部分约长3cm左右为宜。实践证明,蚕豆打顶摘心应遵循“四打、四不打”的原则。①打高不打低。蚕豆打顶在株高80~90cm时进行为宜。因此,打顶要分批进行,先打高的,留下矮的长高后再打,以免造成田间植株高矮不一致,相互遮蔽,不利群体优势的发挥。②打卷不打展。卷着的顶心一般都受了蚜虫的危害,其发育速度慢,养料消耗多,成荚率低、荚小、粒轻。舒展的顶心则生理活性强,开花结荚速度快,成荚率高,产量高,品质也好。③打实不打空。蚕豆打顶不能偏大,以防过头。打顶偏大,易使茎杆髓腔外露,病原菌极易侵入茎杆内部,造成茎杆发病腐烂。摘心偏大,会使总荚数减少,有效光合面积降低,养料积累减少,不利于提高产量。④打睛不打阴。晴天打顶有利愈伤组织快速愈合,防止病菌侵染引发病害。而阴天伤口愈合慢,缓苗期长,易导致病菌感染,造成茎杆腐烂。
7.如何防止蚕豆落花落荚
花荚脱落是蚕豆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蚕豆高产的重要因素。防止蚕豆落花落荚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施肥。蚕豆春季的施肥原则是控氮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钼肥。
(2)消除渍害。遇到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
(3)整枝打顶。当田间开花枝占90%以上或40%的分枝现出豆荚时,选晴天无露水时摘除顶端的1叶1心。
(4)喷施激素。在蚕豆植株上合理使用缩节胺或矮壮素,可控制株高,防止疯长和倒伏。于蚕豆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用1次,浓度分别为40mg/kg和100mg/kg,每次每公顷喷药液750kg左右。生长较差的蚕豆田块不宜使用。
(5)防治病虫害。对蚕豆病害,可选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如果发病,则要及时用药,将病害控制在初发阶段,每隔7~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对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杀。
8.蚕豆的施肥技术
蚕豆的施肥原则是“重基肥、轻追肥,适当追施根外肥”和“重磷、钾,轻氮素,少量喷施微量肥”。具体做法:
(1)重施基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15000~30000kg/hm2,或者将大部分有机肥掺入适量氮、磷、钾化肥,混合翻入土壤作为基肥,其中部分在播种时作盖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基肥中加入硼肥或钼肥,以促进根瘤的发育。
(2)看苗施氮肥。对于缺乏基肥,播种较迟,长势不良的幼苗,应酌情施用氮肥。如基肥中没施磷钾肥的也应在苗期及时早施。
(3)增施磷钾肥。磷钾肥除一部分作基肥外,还应在苗期、花荚期分次追肥。
(4)重视花荚肥。蚕豆花荚期是一生中吸肥最大的时期。此期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素不宜过多,且常采用根外追肥。
9.怎样进行蚕豆提纯复壮
蚕豆虽自花授粉,但由于蜂等昆虫传粉,异交率常有20%~30%,所以蚕豆叫做常异花授粉(常异交)作物。蚕豆除了异花授粉而发生变异使种子纯度降低外,还会因在收获、脱粒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混杂。因此为了保持一个优良品种的纯度和种性,一定要进行提纯复壮。
(1)避免人为混杂,要对每个品种单收、单脱、单晒、单藏。
(2)在种植上要有适当空间隔离。每两个品种种植的田块之间要相距300~500m,尽量减少昆虫传粉。如果不能空间隔离,可用屏障隔离,即在两个品种之间种几行高秆作物,或在两个品种之间种植与蚕豆同时开花的油菜。油菜开花可以吸引昆虫,减少昆虫在蚕豆中的活动,因而减少异交率。
(3)进行株选、荚选、粒选。在田间选择无病而有效分枝多的单株,将优选单株中下部的荚摘下后,再从中选出豆荚饱满、荚粒数较多的荚,单脱、单放;然后进行粒选,就是从荚选所得豆粒中选择成熟度好,饱满、无病斑、无虫孔、种皮色和粒形正常(本品种的种皮色和粒形)的种子。
10.蚕豆在什么时候收获为好
蚕豆上下部分的豆荚成熟期不一致,所以要适时收获才能获得好的产量。我国秋播蚕豆一般在4~5月收获,少数地区在6月上旬收获。春播蚕豆一般7~8月收获。正常气候条件下,在叶片凋落、豆荚变黑褐色即可收割。蚕豆成熟后,豆荚容易落粒,要注意及时抢收;也可适当提前收割,将收割的豆株挂放在室内或晒场(注意防雨)待其后熟后摘荚脱粒。
11.如何进行蚕豆的安全储藏
(1)囤藏法。囤藏法储藏蚕豆种子,数量一般不很大,种子晒到含水量11%左右,表面用草包覆盖以减少吸潮,对防止变色有一定作用。
(2)等量干河沙与蚕豆分层压盖法。此法能够控制虫害及防止变色。
(3)含糠储藏法。具体做法是在蚕豆入库时,先在囤底垫30~50cm的谷糠,摊平,倒10cm厚的蚕豆一层,然后上面再铺3~5cm的谷糠。依次一层谷糠一层蚕豆相间铺平,到适当高度时,再在表面加盖30cm厚的谷糠一层,囤高以1.5~2.0m为宜。蚕豆水分必须在12%以下;所用谷糠干燥无虫,新鲜清洁,经常检查,发现结露返潮,及时调换;每次检查完毕,照原状覆盖严密;围囤边沿空隙部分灌注谷糠杜绝害虫通过。
12.如何防止蚕豆贮藏过程中的褐变
蚕豆在贮藏过程中种皮容易变色。开始蚕豆由收获时的颜色变成浅褐色,以后变成深褐色、暗红色或黑色,这种变化叫“褐变”。蚕豆种皮变色后,脂肪酸增多,品质下降,不易煮烂,商品价值降低。褐变的速度与温度、酸碱度、水分、光线和虫害有关。减缓或防止蚕豆褐变的方法有:
(1)低温密闭法。在豆粒含水量达11%~13%时,放在5℃以下低温中密闭贮藏,在冬季可冷冻密闭保藏。
(2)避光保存法。蚕豆收获后将豆荚摘下,但不脱粒,晒干时种子不直接接触阳光,或风干也可。入库豆粒含水量在11~13%(秋播区11%,春播区13%),避光保存,这种方法可使豆粒皮色良好率达95%。
(3)漂白法。将正在褐变的蚕豆放在密封器内,燃烧硫磺粉产生二氧化硫,对蚕豆进行漂白。这种方法对品质和营养成分无不良影响。硫磺粉用量为每立方米蚕豆用100g。漂白10天后启封放气。
13.冷季豆类早期冻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蚕豆和豌豆豆属冷季豆类,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能力不及小麦、大麦。蚕豆冻害常发生于在植株生长早期或花荚期间,生长点死亡并且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的坏死斑,一般蚕豆品种在苗期能耐-4℃的低温,在-5℃以下即会受冻害。与蚕豆相比,豌豆耐受冻害的能力更低。
蚕、豌豆遇冻害后的主要补救措施,一是及时松土和根际培土,破除土壤表层冰块,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蚕、豌豆生长。二是苗期受冻应增施肥料以促进多分枝,靠分枝形成产量;在花期受冻,要适时摘顶,调节营养,提高分枝结荚数。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