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发展抗旱节水作物迫在眉睫
 

发展抗旱节水作物迫在眉睫

来源: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9-09-11   |  阅读次数:2990次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状况下,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指出––  

     发展抗旱节水作物迫在眉睫

  在内蒙古赤峰市,国家谷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最近召开了“首届全国谷子产业大会”,展示了谷子产业最新科研成果,搭建了科研、生产、加工和流通交流平台,加强了行业合作,构建完整的现代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在会上,“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高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了谷子产业的新形势,研讨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对策。专家纷纷呼吁,在全球变暖加剧、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未来生态安全,应适量减少种植高耗水的作物,一定程度地恢复低耗水的谷子等抗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并进一步加强对谷子产业的全面支持。
  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作战略储备作物谷子当仁不让
    在赤峰市敖汉旗谷子高产创建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记者看到数千亩连片结穗又长又大、谷粒饱满、丰收在望的高产谷子示范田,据估计,这里的亩产达到四五百公斤没问题,有的产量更高。在敖汉旗公路两侧的旱地里,谷子也是绿油油的,结出了结实的穗子;可同样是受到50年一遇的伏旱,紧挨着的玉米却叶黄秆枯,两者的长势形成强烈对比。专家估计,这里的谷子没有绝收地块,还可能有较好的收成,而很多旱地玉米地块绝收或减产严重。
  “这些谷子怎么也会有收成,不可能颗粒无收;谷子是旱年稳产,丰年高产作物。”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刁现民向记者介绍说,谷子根系发达,抗旱,水利用效率高;每生产1克干物质,玉米需水470克,小麦需水510克,水稻则更高,而谷子只需要257克水,所以谷子在可持续旱作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刁现民和不少专家在这次会上谈到,近年来我们为带动经济发展而过度消耗了水资源,导致本来就贫水的我国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经济代价–––北方地区的一些江河断流、湖泊干枯、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即便是水源丰沛的南方,也频频遭受缺水的困扰。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展限制农业用水,一些高耗水作物也不得不退出农田或减少面积,有的省份近年已经出现谷子面积回升的势头。专家认为,在干旱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和利用抗旱节水作物已迫在眉睫,谷子完全可能重新成为主栽作物和主要消费粮食。应从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考虑,把谷子作为应对未来干旱和变暖环境的战略储备作物,并加强谷子产业的组织和有关科技的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董玉琛在大会上说,谷子营养丰富,很多谷子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和小麦;谷子的抗旱性能也很重要,是救灾补荒的重要作物。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地浇不上水,可现在的谷子面积还不及上世纪50年代的1/3。她指出,在真浇不上水的地方,谷子能长好,而种玉米就很冒险了。她希望谷子的种植应恢复到一定的面积,数量则应经过调研而定。
  种质资源发掘创新落后多元化专用化育种迫在眉睫
    按照农业部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国家谷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谷子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谷子体系的业务骨干,今年初在黑、吉、辽、冀等14个省、市(自治区)对谷子产区农民以及加工企业等进行了联合调研,他们发现,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培育了不少新品种,但仍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在我国谷子主产区,很多农民种植的品种或是自留种,或是串换,品质退化严重,造成病虫害有所增加;个别品种使用已近20年,抗性差、产量低;而新育成的一些新品种高产优质,抗倒伏性却不好。
  专家们指出,作为谷子的起源地,国家种质库保存的谷子资源数量达26700多份,但我国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和功能基因发掘等方面同日、美等国有较大差距。作为以群体穗数争取产量的作物,水稻和小麦均通过矮秆基因的利用实现了绿色革命,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而谷子在矮秆基因利用上一直没有重大突破,新品种仍多是中高秆品种。把抗除草剂性状与优质高产抗逆性状聚合,实现谷子简化栽培,也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育种技术。另外,在欧洲受到欢迎的鸟饲专用、饲草专用等谷子品种我国研究得很少,还有高赖氨酸的食疗保健型品种、适宜美容护肤的高油品种、适合加工膨化食品的品种等,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国际交流的机会,加强品种的创新研究。
  原始方式劳作效率低下创新耕种加工机械时不我待
  "年轻人不愿意种谷子,我们大都是雇老太太间苗、除草,一亩得两百多块工钱呢。"在谷子产业大会上,山西的代表对记者说,不仅仅是间苗、除草,就是中耕、收获、脱粒等,他们那里也还是以人工为主;古老的木耧在黄土高原谷子产区用得还较为普遍。农民都说,种谷子是靠"人出力、牛使劲、多使粪"。
  刁现民介绍说,由于谷子籽粒小,需要专用播种和收割机械,谷子加工也有特别的要求。在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前,几乎没有专人和专项资金做谷子耕、种、收和加工的机械研究,所以谷子栽培和加工的机械化水平在禾谷类作物中是最低的。要扩大生产种植规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实施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提高谷子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在会上,他欣喜地听说,已经有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试制出了谷子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的样机。
  终端产品降格为"辅食"研发多样食品势在必行
  和小麦粉相比,小米的淀粉颗粒偏大,口感发粗、发干,面筋含量低,机械加工难度大,传统的烹饪制作又费时费工,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以,曾经在我国北方饭桌上担任主角几千年的小米已经悄悄退位,成为辅助食品。目前,除了少部分地区谷子仍用于干饭主粮消费外,在北方80%以上的地区,谷子只用来熬粥。可是米粥能消费多少呢?
  记者在会议展示台上看到,山西研制出"速食小米粥"、"速食方便小米粉"、"小米蛋糕"、"小米酥饼",山东已开发出礼品小米面等,河北也有了"小米速溶强化粉"。但是记者得知,由于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到位,这些产品目前上市的还不多。刁现民说,拓宽谷子消费途径,延伸产业链,提高谷子的生产效益,也是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任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创造消费",开拓小米终端产品的消费新途径,在会议上也成为热门话题。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