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在青海海拔2700—2800米地区能正常成熟,产量在300公斤/亩左右,百粒重80-90克(100 -120粒/100克),籽粒均匀,饱满,种皮变色较慢,蛋白质含量30%左右,可以进行优质饲料深加工(青贮和优质配料)和制作风味小食品,对人畜食用更安全。结荚性好,成荚率高,节密荚多。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的小麦地种植,播种密度1.8-2.0万株,亩施有机肥3-4方,磷酸二铵15kg和尿素5kg作底肥。现蕾期灌第一水,视天气情况后期灌水,在灌水时严防漏灌和积水。根据其用途不同或生长情况,选择打顶或不打顶。严格防止蚜虫感染,一旦发生及时用敌杀死或DDV乳油1000倍液控制。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也适宜在旱作区种植。
该品种品质好,作为优质青贮和配方饲料,可以推动我国饲料加工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高效化发展;制作风味小食品,可以推动地方食品工业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