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3-12-13   |  阅读次数:3308次

     云南省丽江地区撤地设市后,新成立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和经济欠发达县。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玉龙县制定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七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07年将全县的粮经比例提高到55%。
  2003年是玉龙县开局的一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今年成绩斐然。目前,玉龙县通过对种植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的覆盖面,合理布局种植区域,优化种植管理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计划并培育出了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烤烟产业是玉龙县继旅游业之后的第二大产业。烤烟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财政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双控政策,全面落实合同化种植管理,年初全县按照"四个集中”原则,把烤烟生产重点安排在自然条件适宜,宜集中连片,烟农积极性高,又有种烟经验的9个乡(镇)。目前,全县共有种烟农户9411户,签订种植合同面积32749亩,实际完成移栽面积34277亩。预计收中上等烟叶75300担,完成农特税800万元,真正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
  薯蓣属药材产业,是玉龙县一个新兴的生物产业。2003年,玉龙县从陕西以及滇缅边界等地引进黄姜、硬黄山药及筛选地野生驯化种三角叶薯蓣、硬黄山药、苦良姜、软黄山药等多个品种,分别在县内15个适宜种植的乡(镇)试验示范种植面积达3134亩。其中,优质种苗繁育基地500亩,引进墨西哥菊叶薯蓣在江边河谷区的八个乡镇试验面积达26亩、人工驯化三角叶薯蓣的试验面积达80亩。薯蓣产业的发展结合了县情,找准科技与产业结合点,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案,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个体户、种田能手、农科人员、机关干部等依法按土地合理流转方式承包土地,采取不同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种植基地,通过种植大户取得效益及经验来带动广大农户。全县计划在2003年--2007年5年内发展薯蓣5万亩,从2006年起,每年可采挖1.6万亩,产鲜蓣3.2万吨。
  芸豆产业是玉龙县开发较早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芸豆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对该产品进行AA级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进行,芸豆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芸豆产品出口到日本、德国、希腊、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丽江AA级芸豆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年全县已经完成芸豆种植面积5.5万亩,其中AA级芸豆基地3.7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6000多吨,产值900多万元。玉龙县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为了进一步立足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把握全球资源优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主动性,由县农业局与丽江得一食品有限公司密切配合,又引进了小黑芸豆、白皮金时豆、美国红腰豆、?总慷埂⒛?ふ渲榈攘贾旨霸诒镜靥岽扛醋戳贾郑??⒘擞胖受慷沽贾址庇???204.6亩,为来年良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夯实了基础。
  青梅产业是玉龙县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在青梅产业的培植壮大发展中,一贯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互动机制,丽江得一食品有限公司与种植农户签订《青梅供苗及产品回收合同》,保证产品保底不封顶回收,让广大农户吃了"定心丸”,放心、放胆、放手进行基地建设;县农业局从园艺站抽调技术骨干,配合得一公司,对种植农户进行了近10万人次的种植管理培训,发放《丽江照水梅栽培十大技术要点》、《果梅栽培技术培训教材》、《老梅树高枝换头技术要点》等科技教材10万册(张),与广大种植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既强调了基地建设的群众参与性,又突出了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青梅产业发展。2003年,全县十八个乡镇共完成丽江照水梅种植面积22000亩,实现创收1000万元。
  魔芋产业长足发展。通过三年多的努力,玉龙的魔芋产业已在全县6个乡镇建立了种植基地。今年的种植面积达4500亩,预计产鲜芋9500吨,可产精粉800吨,实现产值2400万元。玉龙县现已完成魔芋加工企业的嫁接工作,使魔芋加工企业更具自主性,目前可日加工20吨鲜芋。同时,企业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发展魔芋产业,如凡参加种植技术培训的农户每人发给10元误工补助费;种植面积达到一亩以上的每亩给予50元生产资料补助;年底采挖亩产量达到了3吨以上的,由企业一次性给予200元奖励;并签订了每公斤1元的合同保护价,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户积极性和种植管理水平。
  山嵛菜产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山嵛菜产业是玉龙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财政收入的一项产业。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山嵛菜龙头企业给予了贴息资金扶持,同时对种植农户发放足额启动资金,使该产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做到平稳收购,通过精加工后以膏条形式销往日本市场。2003年全县种植山嵛菜1600亩,可实现创汇500万元。
  蔬菜产业是一项覆盖广、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玉龙蔬菜市场自给率相对较低,日平均从外地调入32吨左右,产业发展空间大。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又一举措。目前,玉龙坝夏秋冷凉蔬菜种植区内发展种植的大白菜、西蓝花、萝卜、甘蓝等外销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外销量接近1万吨。在江边河谷区域,充分利用有效积温发展冬菜,面积发展到4000多亩,平均亩产值达1200元。此外还有目的地引进种植了300亩的新品种蔬菜和50亩名特优新蔬菜,大棚蔬菜的面积已发展到5万平方米。今年完成大白菜3445亩,以山东产鲁春白83-1为主,其特点是品质好、耐运输,今年种植大白菜平均亩产量5吨,最高产量达7吨,大部分产品被蔬菜商贩调出销售,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昆明、大理等地,每亩产值在2500元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种子产业以玉龙县种子公司为龙头企业。种子产业担负着玉龙县20多万亩玉米生产用种的制种任务,同时要完成周边县市合同供种任务。近几年,玉龙县的制种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种基地面积逐年增加,种子品质得到保证。2003年种子产业实施玉米杂交制种5000亩,其中玉龙县老品种两个组合3750亩,新组合3个品种各1250亩。今年玉米制种面积同去年相比增长42%,预计产量150万公斤,产值估计达375万元,可带动近2000户农户增收。目前玉龙县杂交玉米制种已初具规模,所制种子的信誉不断提高。
  玉龙县近几年来加大农业产业培育力度,加强对农业产业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产业兴农、产业利农、产业富县”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兴农、稳粮调结构,巩固、规范、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示范、实验新的产业,在不断加快玉龙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业效益逐渐显现。伴随而来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据介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1995年的666元增加到2002年的1300元。据了解,玉龙县积极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大力扶持有市场竞争力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把农民引向市场,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效益、财政有收入。
  目前,玉龙县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县、民族文化强县、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县、国家重要的水能基地、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五大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丽、农业创新、旅游先导、城镇带动、全方位开放、扶贫攻坚”七大战略,使玉龙县农业产业化格局开始初具规模,产业效益初见曙光。
  摘自2003年10月16日《农民日报》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