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是我国重要的备荒作物和出口商品,又是高寒、干旱地区人民群众的重要粮食作物。为发挥荞麦优良品种的生产性能,延长品种使用年限,有计划地进行品种更新,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促进荞麦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只适用于荞麦原种生产。
1. 原种生产
1.1 荞麦原种指由育种者提供的原原种经过一次繁殖或按原种技术规程生产的符合原种标准的种子。
1.2 荞麦原种生产采用单株选择、株行鉴定(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系繁殖(原种圃)的单株混合选择法。
1.3 单株选择
1.3.1 第一次进行原种生产时,应从品种纯度高,生长良好,整齐一致的大田中选择单株。以后均从原种圃中选择。
1.3.2 单株主要性状必须具有本品种的典型性,包括株高、分枝习性、花色、叶量、叶色、粒色、落粒性。
1.3.3 选株分两次进行,开花后根据花、叶和分枝性状初选,并做好标记;成熟期根据株高、生育期、落粒性复选。普通荞麦选株一般不低于500株,苦荞一般不低于300株。
1.3.4 当三分之二的种子成熟时立即收获、脱粒、晒干,妥善贮藏。
1.3.5 室内考种包括单株结实数、粒重、千粒重、籽粒形状、色泽、整齐度。根据单株生产力和籽粒典型性进行室内决选。要求普通荞麦单株粒数一般不低于30粒,苦荞不低于300粒。
1.3.6 当选单株的种子要精选,各单株等粒留种,分别装袋、编号。
1.4 株行圃
1.4.1 当选单株分行种植在株行圃进行比较。播前绘制田间设计图,采用顺序排列,按图种植,并编号、插牌。
1.4.2 株行圃采用点播。株距7cm,行距33-50cm。普通荞麦每个单株种植1行,苦荞每个单株种植3-4行。留观察道60厘米,保护区宽2.5m。每9个株行设一对照。对照和保护区应是选单株的同一田块经去杂去劣和精选种子。
1.4.3 根据田间观察,凡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的株行,应随时全行拔去,妥善处理。普通荞麦散粉杂株行相邻的两行在收获时淘汰。对一些虽然符合本品种典型性,但生长势弱,生长不整齐或缺苗在10%以上的株行也应在收获时淘汰。
1.4.4 株行圃应及时收获。先收淘汰行,后按行收当选株行和对照行。当选株行分别脱粒,产量高于相邻对照的株行可入选,进行室内种子质量鉴定。根据千粒重、籽粒形状、色泽,淘汰不符合品种典型性的株行。当选株行种子精选,保留等量种子,袋装、编号。
1.5 株系圃
1.5.1 当选株行分别种植株系圃。株系圃的行数和行长根据种子数量决定,每个小区一般不少于6行,采用稀条播。播量不超过常规播量的50%。每隔四个株系设一对照。并设保护区。
1.5.2 田间观察记载见附录A,去杂去劣同1.4.3。
1.5.3 当选的株系,混合脱粒,做为原种圃种子。
1.6 原种圃
1.6.1 原种圃亩播量相当于常规播量的50%,适当加大行距。开花期拔除杂株,成熟前进行田间纯度鉴定。
1.6.2 原种圃应及时收获、脱粒、精选、晒干、贮藏。
2. 选地、隔离及管理
2.1 原种生产各圃均应选择有代表性,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的地块。注意合理耕作,轮作周期不低于3年。
2.2 普通荞麦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种原种生产的各圃都应进行严格隔离,隔离距离不得少于1000m,在4500m以内严禁放蜂。为提高结实率,各圃在花期可进行多次人工辅助授粉。苦荞可不进行隔离。
2.3 株行圃、株系圃一般在前作施肥,当年不施肥;原种圃应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2.4 做好播前整地保墒,进行药剂拌种,生长期及时中耕锄草,防治病虫害。
3. 原种质量标准
3.1 普通荞麦纯度95%,净度99%,异作物种子每公斤不超过16粒,杂草种子不超过10粒。无危险性病虫和杂草种子,水分北方12%,南方13%,发芽率95%。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